陈炳顺/吴柳莹单飞之路不易 和张蓓雯拼房间住
三月初春,乍暖还寒,英国依然寒冷多雨。时值全英赛,陈炳顺和吴柳莹如约出现在伯明翰。两年前,他们带着里约奥运会的余勇闯入了全英决赛,却与冠军失之交臂。这一次,他们没能走那么远,被挡在了八强门外,而两年前决赛的对手黄雅琼却已携手新搭档再度登顶。
这未免让人有点感慨,甚至泄气,但在最近这样的时间段里,这对组合最想要的应该是安定。
单飞:亚运会后的抉择
2018年广州总决赛期间,陈炳顺/吴柳莹正式向外界宣布,他们从2019年元旦起将离开马来西亚国家队,成为自由人。这对里约奥运会混双银牌得主的离开,让本来已经历不少变动的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和国家队再度受创。同时离开的,还有另外一对奥运银牌组合吴蔚昇/陈蔚强。
这样的决定绝不是冒然做出的,其中经历了四个月的思量。2018年8月亚运会后,教练单独找到吴柳莹,向她问了一个略奇怪的问题:“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听了这个问题,吴柳莹的第一反应是诧异的,她懵着说:“啊?我们不是要冲击奥运吗?”
或许这对于陈炳顺/吴柳莹来说是理所当然的目标,但这似乎和队伍的想法有点分歧。当时教练就表示,亚运会后队伍要开会,他们这对组合未必会在马来西亚羽协的奥运资助计划里。当时,教练用的是“可能”和“未必”这两个词。听到这两个委婉的词,吴柳莹就在想:“他们是在暗示什么吗?”
带着怀疑和不安,吴柳莹马上找了陈炳顺商量,两人越聊越觉得清晰。把话敞开说后,二人都觉得这更像一种劝退。其实,教练一直都很顾虑吴柳莹的伤病,但一直没有明说。他们在训练上也有分歧,虽然那不是争执,但终究是相互的不协调。直到后来听到从羽协传来“如果你们要退出国家队,我们也理解,也不会为难你们”这句话时,一切的猜测好像都有了验证。
就是这个时候,吴柳莹心里隐约有了要离开的冲动。从2009年起,她和陈炳顺已经经历了十年的组合生涯,彼此的了解和默契不言而喻。在搭档走到分岔口的时候,陈炳顺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搭档这一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就是希望跟搭档共进退吧。”他说。
“裸辞”带来层层压力
当然,出走总是不易的,也不是说走就走的。就像在职场上很少人会“裸辞”,运动员更不能没有顾虑地单飞。2018年年底这几个月,二人一直都在这件事上周旋。一边,他们和国家队、羽协多次会商,最后达成了一致,对方没有在任何环节上卡过他们。另一边,近乎“净身出户”的离开让他们背后的支撑力量一扫而空,他们要积极地寻找赞助商。
在国家队,他们有稳定的工资,可以无忧无虑地只管训练和比赛,对于后勤工作可以说完全不懂。但单飞后,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要找到收入,维持生计,尤其陈炳顺,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来自家庭的压力是非常实际的;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自己去协调一切事务,上至参赛规划、体能医疗团队构建、训练比赛,下至比赛报名、机票住宿等,以前他们哪用管这些啊!
在这段做思想挣扎的日子里,球队、经济、成绩等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吴柳莹感觉自己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要走要留,他们也一直没有任何正式的决定,一切都在权衡、选择、寻找中。终于,在经过艰难的抉择后,他们在去年12月走出了这一步。这一步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也注定了诸多困难。好消息是,他们获得了李宁公司的合作合同,得到了很好的支撑。
决定一经做出,时间和现实就不允许他们细细“品味”这个问题了。进入2019年,属于他们自己的、全新的赛季马上就来了。就在这几个月里,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又当运动员、又当领队、又当后勤的滋味,一切的体验都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自给自足五味杂陈
首先是训练和比赛。没了国家队的团队式综合保障,他们需要以双倍的训练强度和态度去维持职业生涯。一开始,陈炳顺、吴柳莹和吴蔚昇、陈蔚强组成一个四人团队,在1月的几站比赛中,他们互相当起了场外指导。最近,他们聘请了邹俊英作为四人共同的教练。由于邹教练在马来西亚有自己的球馆,他的加入和帮助也帮四位球员解决了训练场地的问题。
加上本来就有合作的物理治疗师和体能训练师,他们总算凑成了自己的团队。除了他们四人,马来西亚还有好几位自由人,像陈文宏、林钦华等。他们有时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一起商量和分享事情,到齐的话会多达十位球员。
还有训练和比赛的心态和动力。以前在国家队,有上层的压力,而现在,他们更多的是对自己负责,对赞助商负责。陈炳顺说:“以前就是有事没事,队伍撑着。现在剩下自己,背后只有赞助商。所谓成绩影响一切,如果没有好的成绩,我知道我们是很难走下去的,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单飞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国内。
当然还有很琐碎但重要的后勤问题,其中订酒店应该是他们最烦的事情了。一开始,他们对于订酒店、订机票的事情是手忙脚乱的,特别是思维要在不同时间和举办地的比赛间切换。再者,吴柳莹一位女士和陈炳顺、吴蔚昇、陈蔚强三位男士的住宿问题真的有点难协调。
住宿很费神,联手张蓓雯
出于女性的细心,吴柳莹一般都提早几个月去寻找和预订酒店和机票。一个人比较灵活,三个人就需要好好商量了,这导致了陈炳顺和“双蔚”经常落后吴柳莹的进度很多。特别是“三”这个基数,让他们经常犹豫在酒店和民宿的选择中。
说起这事,吴柳莹开始手舞足蹈地吐苦水:“我跟你说,真的是每次都是我在干着急,他们完全不急。每次我都得说‘呐,我这样这样,那样那样,你们考虑一下,赶快哦。’我得一直催他们!”
所谓熟能生巧,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练习,吴柳莹现在已是得心应手。“先订贵的!特别是像日本、欧洲这些国家的。今年我们应该能去世锦赛,所以瑞士的已经在想了。”她继续颇有成就感地介绍着住宿策略。到全英时,吴柳莹已经把最远至今年7月的机票和酒店给订了,当然这仅限于那些她认为物价较高的国家,中间5、6月的有些还空着呢。
为了再省一点,更持家一点,吴柳莹还找来同是自由人的张蓓雯,约定有比赛就一块去。早期张蓓雯还代表新加坡比赛时她们就彼此熟悉,现在有了共同的身份和压力,她们变得更加熟络,更加了解对方。全英期间,吴柳莹就是和张蓓雯合住一个房间。
另外一边,教练的加入让那三位男士成为四人团,住酒店就方便了。但也由于这样,这四人男团和二人女团就常常不住一块,这次全英,吴柳莹和陈炳顺就分别住在不同的酒店。
心虽自由 事却繁杂
2019年才过去三个月,陈炳顺和吴柳莹已经直呼心累。单飞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系列重大的改变,有带来负担的,当然也有积极的。
成为自由人,他们有了十足的自由度,以自己的需求来安排比赛和训练,知道什么比赛才是重要的。吴柳莹表示,虽然都年近三十了,但是这一次单飞依然让他们有一种一夜长大的感觉,思想更成熟。
好几个月前,他们对于“走这一步冲击奥运是对还是错”这个问题毫无头绪。几个月过去,他们依然没有答案,但至少他们有了一点想法。对于陈炳顺,不能再和国家队混双组继续一起训练是很大的遗憾,不过换个角度来想,大家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向同样的目标冲击。
吴柳莹的感触似乎更大,她说:“在国家队这个温室十几年了,我其实特别想自己去闯,尝试不一样的环境。可能我们和队伍的方向不太一样,所以我想用自己的方法去冲击奥运会。所以,在奥运积分赛前半年做出这个决定是合时宜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好自己,把所有乱七八糟的事都理好。”
说这段话时的吴柳莹特别坚决,特别动情,看得出,这半年他们两位都经历了很多。他们选择用这几个月来为未来的自己铺路,四月之后,他们就要专心备战东京。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铺垫,基本走到稳定的道路上。但吴柳莹特别强调,她还亟需筹建自己的医疗团队,因为这对于她来说太重要了。
携手熬过伤痛的日子
熟悉吴柳莹职业生涯的人都知道,她动过两次大手术,膝盖一直不太好,就连她自己也自嘲“体格不像是当运动员的”。这也让她非常重视医疗团队的建设,因为赛前和赛后的照顾无比重要。
2008年,少不更事的吴柳莹受伤休养了六个月。2014年5月,吴柳莹接受手术,右脚的十字韧带、半月板、软骨,左脚的半月板和软骨全部动刀,术后六个月才能重新活动。六个月过去,重回赛场心切的吴柳莹马上重新学走路、跑步法,用了一个月适应就重新投入训练。又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她和陈炳顺重新参加国际比赛,可以说,她是在学会走路一个月后就参加比赛了。对于吴柳莹来说,她那时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回来,我要打进奥运会。
一切都很仓促,结果也对此毫不隐晦。2015年3月开始参加的几站低级别比赛,这对组合感觉全无。因为恐惧,吴柳莹在场上几乎是没什么移动的,用她的原话形容就是:“基本上是炳顺在打单打。”更严重的是,每打完一场比赛,吴柳莹的膝盖就会肿,要用一到两天去消肿。要知道,比赛可是每天都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消炎药和止痛药成为她的必备。
对此,陈炳顺非常谅解。他对吴柳萤说:“你能打多少就多少,其他的我来。”不是他不着急,而是着急也没有用,既然选择了等待和坚持,那就继续相信搭档吧!其实,在吴柳莹缺席的时间里,陈炳顺和赖沛君搭档了九个月。教练问他意见时,他说的是:“我愿意等柳莹回来,虽然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回来。不管她以怎样的姿态回来,我都继续跟她搭。”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他放弃了,这个组合就不会存在了,之后的故事也不可能发生了。
重回赛场,组合的世界排名掉到了200开外,他们也只能打低级别赛事。他们足足花了六个月才攒够重回超级赛的积分,并在最后以9号种子的身份进军里约奥运会。重回奥运会,两人的想法有点不同,吴柳莹想的是多打一届奥运会,而陈炳顺想的是要争取夺牌。
的确,经历了等待和重来,陈炳顺会对他们有更多的期待。为了备战奥运会,他提前一年就跟妻子打预防针,表示这一年可能会没那么多时间陪家人。但他还是尽最大的努力补偿家庭,比如说,每天再晚都会回家,尽管经常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早上出门时他们还没起床。
足以骄傲一辈子的奥运银牌
里约之行对于他们来说是甜蜜而略带遗憾的,甜在亚军,也憾在亚军。以小组第二晋级八强,重新抽签前,他们本没抱多大希望,因为四个小组第一里,他们只对波兰的罗伯特/希尔巴占优。小组赛最后一场打完,吴柳莹甚至没看抽签就直接昏睡过去。晚上12点多,教练猛地敲门吵醒了她,告诉她:神奇的1/4几率实现了,他们1/4决赛打波兰组合。
这一句话马上让吴柳莹惊醒,也让她那晚一宿未眠。高兴?压力?都有!平时签运极差的他们居然抽中了这1/4。其实,这一晚也代表了他们在里约的整个行程。陈炳顺笑着说:“你可以翻一下,在里约拍的照片里我们的黑眼圈都超大。”
2012伦敦奥运会时,吴柳莹太想证明自己,反而没发挥好。来到里约,她一直在给自己灌输一句话:正常地展现真实的自己。陈炳顺也觉得,他们在职业生涯至今为止从没有一次比赛能做得像里约奥运会那么好,把功课做得那般充足。
2比0,他们闯进了半决赛。面对战绩并不占优的徐晨/马晋,陈炳顺/吴柳莹又给出了一个2比0,昂首挺胸地闯进决赛,这已经创造了马来西亚的历史。进了决赛,陈炳顺以为自己能轻松、享受地面对,但步入决赛场后他就做不到了。0比2,他们以一枚沉甸甸的银牌结束了里约奥运之旅。
领奖台上,吴柳莹没有哭,一直在笑,因为她想到的是父亲。原来,小时候爸爸带着她在电视机前看马来西亚国手打奥运会比赛,会跟她说一堆听不懂的术语。此刻,爸爸就在电视前看着自己的女儿站上领奖台,吴柳莹想把自己的荣光和爸爸分享。所以,不管输赢,她都要笑着。就像她在自传中写的那句话:“银牌足以让我骄傲一辈子。”
再坚持一会,为东京努力
奥运会后人气大涨,突然爆红,马来西亚国内对他们的期待自然更高,会希望他们每次比赛都取得好成绩。事实是,即便是奥运冠军也不可能每次都有好成绩,现实让吴柳莹陷入了一种随缘的迷失当中。但很快,她就重新找回了动力。
2017年打完全英赛,吴柳莹再次接受手术,再次是手臂。“说实话,不想打下去的话,我不必做这个手术。但当时的想法就是,我打亚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我一定,一定,一定要再回去。”这一次,陈炳顺又带着另外的搭档打了大半年,但这次他心底更有底,因为柳莹这次不是大伤,她能回来的。
事实如此,这次他们的排名只掉到了100,回来的路相对顺利。2018年打完亚运会和英联邦运动会后,他们的世界排名竟然已经回到了第六,这不得不让他们同时觉得:现在退役好像有点可惜。于是就有了后面一切围绕奥运而发生的故事。
奥运积分赛在即,他们选择了单飞这条利弊不一的道路。困难之际,他们签约了新的赞助商中国李宁,对方给了他们及时的帮助。采访时,他们穿的正是中国李宁的新系列,他们在休闲服下都褪去了球场的气息,多了几分活力。他们很感谢赞助商的雪中送炭,也期待着今后的合作和发展。
迈入组合搭档的第十一个年头,陈炳顺和吴柳莹仍然不敢说彼此能完全磨合,他们只是目标一致、很有默契的一对组合。里约奥运银牌是他们至今为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达到了马来西亚羽毛球混双的一个新高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这本来不是一个受瞩目的项目,但因为我们,很多奇迹被创造了。”他们如是说。
还有一个月就要正式开始通向东京之路,这段路会有着跟以前不一样的危机和机遇。单飞路上,困难重重,他们自由的心放飞在风口浪尖。(羽毛球杂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