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原来游牧民族打马印除了标记还有这么多学问
历史上有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即有为马烙印。《庄子·马蹄篇》中“及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雒之”即“烙之”,讲的就是给使用马匹烙印。
打马印文化
北方草原有打马印的风俗,自匈奴、突厥开始即为马烙印。蒙古游牧民族使用马烙印大约始于十二世纪。成吉思汗在战争中为辨别各部马群在马身上烙印。由于牧马业的发展,游牧民族在迁徙放牧中吸取各族文化演变造就打马印风俗礼仪,逐步发展成为完整的打马印文化。
自古马烙印是部落、家族财产权、地位的象征。马烙印是世代传承的;父辈传下的马烙印印纹是月亮,子辈时要在月亮上加一横,以此类推。继承马烙印是地位财产的象征,有传统完整的马烙印传承礼仪。
蒙古族马烙印图案的象征意义
蒙古族马烙印印纹图案大约两千多种分别为:动物、自然、天体、生活、几何、文字、宗教七大类。
马烙印上的动物图案抽象写意夸张;羊角、牛头、鹿、羚羊、双鱼、犬、飞鸟、猎鹰等寓意畜群兴旺、子孙繁衍、平安祥和。
植物图案的树、花朵、草等寓意顽强、幸福、长寿、顺利、丰满。天象纹;太阳象征万物生生不息、火象征温暖、月亮象征万物生长、阴阳互补、星星象征寓马群像星星样繁多、云象征风调雨顺。
马烙印图案中的马鞍、马镫、勒勒车、牛鞍、驼铃、驼鼻棍、弓箭、布鲁、蒙古包、火撑子、铁锅象征象征生活平稳富足。
马烙印中的几何纹运用点、线、面代表对世间万物丰富的想象力。
马烙印的文字图案有契丹文、古蒙古文、八思巴文、满文、汉文。契丹文是耶律阿保机创制的文字、蒙古族继承契丹文字也体现在马烙印中、古蒙古文是成吉思汗以回鹘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八思巴文是元代八思巴主持创制的文字。其文字内容为:吉祥语、部族、姓氏、辖属的文字标识。古蒙古文、八思巴文马烙印是蒙古族历代传承的。
马烙印是怎么打上去的?
马烙印由工艺精湛的铁匠锻制,印面8-10厘米未起凸阳文、镂空透雕。马烙印柄长约60-80厘米,柄端中空装有木柄。马烙印平时会系着哈达,放置蒙古包的哈纳顶上。
蒙古语打马印称“塔穆嘠”。为马打马印时要选择春季吉祥的日子,因春季打印马的伤口愈合得快。打马印这天要燃篝火铁制的马烙印横在其中烧红。蒙古包里摆满炒米、奶茶、黄油、奶皮子等食品待客。
主持打马印仪式的为德高望重长者;身着传统服饰、帽子。长者高呼“打马印开始”后套马即开始。套马的骑手追逐着奋力奔跑的小公马,策马赶上抖马杆套住马的脖子,马往后坐,套马人乘势横过身来借助马劲,将狂跳的马匹其拉住。另一位牧民跑来将套住的马尾巴抓住,借套马人松马杆的瞬间将马摔倒在地,众人向前拥着按住马剪鬃,打烙印。
烧得火红的马烙印,印在小公马的左臀上,马匹即有块不会磨灭的永久烙印。打马印后用新鲜的马奶清洗马烙印,并用哈达包裹起来,放回到蒙古包哈纳顶上。逢年过节时将马烙印取下用新鲜马奶洗,唱颂词、顶礼,放回原处,常常礼敬,平时是不能轻易取下的。
转自第一赛马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亚洲杯]涨姿势!原来游牧民族打马印除了标记还有这么多学问
- [亚博体育]备战科创板④|科创板即将“起航”,各路大军磨刀霍霍,某重庆券商周末紧急
- [亚洲杯]各国民族马术传统项目,总有一款适合你
- [亚博体育]暖新闻 | 女保安每月为老人免费理发 坚持3年带动10余人加入“爱心剪”
- [亚博体育]贵州安龙-石斛“上树”收“黄金”
- [亚洲杯]日本TOP12赛张本吊打水谷隼 石川击败伊藤夺冠
- [亚博体育]世界女子曲棍球超级联赛中国队不敌荷兰队
- [亚洲杯]王宝山:多拉多骨折将长期缺阵 最后时刻队员太保守
- [亚洲杯]冯坤产后首次露面 以代表身份参加亚排联会议(图)
- [亚博体育]前车随意变道导致追尾事故 客车司机被困3名乘客受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