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体育 | 最新更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亚博体育 > 正文

甘肃更多农村妇女依靠非遗致富

来源:usportnews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亚博体育 时间:2019-02-23 03:33:05
本文由亚博App下载2019年02月23日转载报道:

祁辉参加当地举办的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向记者展示她的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张文静摄

新华社兰州2月22日电(记者张文静、文静)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刚刚结束,38岁的祁辉忙碌起来。她走进农村,将自己熟练操作的传统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农村妇女,帮助她们富起来。

这门传统技艺是一个名为陇西刺绣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辉是该项目的传承人,长期以来,用创造力赋予这门传统技艺新的生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定西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非遗保护名录健全,有7项列入国家级名录,49项列入省级名录,308项列入市级名录。

受奶奶影响,从8岁开始,祁辉就成了刺绣的忠实“粉丝”。“当时,家家户户都会攀比,谁家姑娘绣工好,谁更心灵手巧。”祁辉介绍,但她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刺绣让我更加自信和快乐。”

成年后的祁辉,打过工,开过美发店,也卖过瓷砖。但不管做什么,闲暇之余,她都会以针线为笔,布头为纸,勾勒出精致优美的图案,绣在鞋垫、布包上,以消遣时光。

祁辉正在制作刺绣文创产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刚开始,祁辉将绣好的鞋垫、桌布赠送给亲朋好友。慢慢地,她将绣得满意的作品“晒”到微信朋友圈里,展示刺绣的独特魅力。没想到,这一“晒”竟然为她打开了创业之门。

2014年,有朋友从微信上看到祁辉的刺绣作品后,希望购买。“很惊讶,没想到,闲下来绣的东西还有人愿意购买。”祁辉说,她以68元的价格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口金包”。她这才意识到,靠这门技艺,也能赚钱,顿时成就感十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祁辉的手艺越来越精,订单随之增加。各种工具、布料等塞满了家里,同时,她买材料的花费也多了起来,大量投入一度引起丈夫的不满。

祁辉劝说丈夫,“很少有人懂陇西刺绣了,年轻一点的几乎都不会,所以我不想中断这门手艺。而且,市场就是手艺传承的生命力。”

多次沟通后,祁辉的丈夫被她说服了,支持她尝试靠手艺达到“收支平衡”。

2015年,祁辉将刺绣这门副业变成主业,并积极寻找创业空间。得知定西市安定区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创客提供免费场地的消息后,祁辉主动了解,注册成立了小农女手作工坊,并招聘了4名员工,顺利入驻园区。

由此,她开始有计划、高标准地创作,将传统刺绣融合时尚元素,制作成形式独特的布包、枕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仅去年,祁辉的工坊就卖出400多件刺绣枕套。

48岁的农村妇女颜冬明有刺绣基础,跟着祁辉“深造”后,技艺日益精湛。现在,她不再四处漂泊打工,在工坊里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有钱赚,离家近,还能照顾孩子”。

这是祁辉制作的茶席等文创产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目前,祁辉的工坊有40多名兼职零工,其中20多名为贫困妇女。

去年10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祁辉在陇西县云田镇三十铺村建立了甘肃省首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截至目前,她培训贫困妇女500人次,带动100余人次生产自已设计开发的10多个系列、上百种刺绣品。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杜建君介绍,近年来,定西不断推动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创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贫困妇女就业和增收开拓渠道。截至目前,全市有10万人从事非遗产业链相关工作,创造产值10亿元以上。

利用非遗带动就业,促进扶贫增收是中国政府的一项新举措。2018年7月,中国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确定了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杜建君说:“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使更多农村妇女依靠非遗脱贫致富。”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

[xuanzang: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