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公益与商业,能否“携手言欢”
2019-02-02 15:18 | 工人日报
据1月29日《新京报》报道,河南一景区自去年1月起,将300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销售。近日,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借此找到失散的亲人。此事迅速引发关注,也招来景区涉嫌炒作的批评。
现实中,公益活动一旦与商业行为挂钩,难免会引发争议。比如,一家中介公司曾表示,如果儿童走失,可以就近到该中介门店寻求帮助,被一些网友视为炒作;某矿泉水企业宣布,在一款水的外包装上印制失踪儿童信息,每销售一瓶水即向慈善机构捐赠3分钱,遭到的批判声也不小。同时,也有一些项目受到好评。如某公司的蚂蚁森林项目,以践行绿色出行用户的名义,由公司出资植树,绿化沙漠;某些社交软件在获得用户同意后开启寻人定位功能,增加失踪人员曝光率和被找到的可能性。
同样是企业发起的公益行为,遭到质疑的往往是有赚钱、谋利痕迹的,得到好评的则是那些看不出直接从公众身上赚钱的。这也引出一种讨论:公益与商业要想合作共赢,其合作的边界如何把握?
事实上,公益的长远发展往往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支撑。公益行动总是有成本的,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土壤,这就离不开商业的支持。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公益机构借助商业手段和市场的模式,才让公益活动传播得更广,让公益离广大百姓更近,让更多人受益。几年前,深圳的几名程序设计师开发了“儿童公益404”开源代码,只要有互联网平台植入这段开源代码,网民的页面出现404错误时,就会弹出公益广告位,显示一个失踪儿童的信息。据报道,一年多时间,成功帮助25名丢失的儿童回家。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剔除狭义的“不求回报”“道德成就感”等思维,在公益领域给企业一些空间,让其找到感兴趣的价值点,可以为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公益与商业是可以共赢的。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关注者和支持者,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但本身不能带来盈利,需要获得各方的捐助;而企业的优势在于具备提供捐助财物的能力,而需求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实现潜在消费群体的转化。这就为二者的合作与互补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把握好两者合作“分寸”的前提下,丰富公益的方式、运用商业的力量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大有前途的。
回过头来看以往的相关争议,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比如,企业发起的公益活动容易遭到质疑,是不是我们的思维和观念过于狭隘,简单地认定公益行为就只能奉献、不求回报?是不是以往一些企业借助公益的名义做了一些伤害公众情感的事,导致公众的多疑心态?还有,企业创新做公益,大多是踉踉跄跄的样子,是不是我们的慈善环境不大友好、有待改善?
不可否认,当前公益领域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为公益项目多加一个支持的砝码,希望的天平就会向我们期盼的方向多倾斜一分。时下,寻亲、教育、环保、助老助残等诸多领域的公益事业,都需要开拓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砝码”的助力。期待各界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思考来审视公益事业与商业的合作:企业投资公益项目,在成就某些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促进着公益事业的革新;企业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分担社会责任来提升品牌价值,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商业文明的进步。
这就需要我们各方合力营建起一个良好的公益生态,让公益事业在商业的助力下,更大程度上实现其初衷,让商业行为在公益活动中获得有形或无形的回报,激发更多企业加入其中,使公益的形态更加多元,让更多人从公益行动中受益。
(原标题《工人日报:公益与商业,能否“携手言欢”》。原作者吴迪。编辑江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