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娜展示她在中国参加研习班之后获得的结业证书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阮佳闻):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可以说,中国在过去40年里经历的变化与发展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而“百闻不如一见”,不少外国人士在真正踏上了中国土地之后,更是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
德国联邦记者协会汉堡分会主席玛丽娜·弗雷特(女)从1992年开始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从事专业记者工作。她在接受采访时很不好意思地承认,虽然教科书上、新闻报道里总能看到很多中国相关的信息,自己很爱看的电影和小说中也有不少中国作品,但跟很多传统德国人一样,亚洲对她来说是一片遥远、而且从未想过要去探索的大陆。所以,2017年7月生平第一次前往中国,可以称得上是玛丽娜的一次大胆尝试:“人到了我这个年纪有一点好处,那就是阅历比较丰富、包容心更强了。我决定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去中国这样一个之前完全陌生的国度,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周,而是整整一个月,和不同文化背景、非常国际化的团队一起,展开零距离的体验。我事先有意不作任何预设,用完全开放的态度迎接所有的可能性——结果非常令人惊艳!”
玛丽娜口中难得的机会指的是甘肃省人民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的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玛丽娜和其他25位来自新西兰、巴西、摩洛哥、西班牙、俄罗斯等18个国家从事不同行业的海外人士一起通过实地考察甘肃省多地政府机构、学校、博物馆、企业和医院,并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当地历史与人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情况、扶贫工作、数字化发展等内容展开研讨、交流,加深了对甘肃省乃至中国国情的了解,切身体会了中国近年来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新变化。
在被问及此次中国行的最大亮点时,玛丽娜回答说:“太难抉择了,这一路简直处处都有亮点。以交通为例,我们体验了6人一节车厢的卧铺。要知道,开放式车厢对于欧洲人来说是需要适应的一大挑战。但另一方面,我们见识到了中国高铁的舒适和迅捷。虽然每小时的速度达到249公里,可要不是窗外的景物在移动,你根本感觉不到列车在行驶或者停站,非常平稳,也听不到噪声。我必须要说,相比较之下,德国的高铁简直落后了一百年。”
除此之外,学习中国书法、感受中国笔墨意趣与传统文化之美也让玛丽娜印象深刻。而到访兰州三维数字中心,更是让她对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理念和先进技术惊叹不已。不过玛丽娜坦承,自己对这股席卷全球的数字化迅速发展浪潮有些担忧,所以会避免使用诸如手机快捷支付这样的方式。在她看来,与时俱进并不一定意味着摒弃传统:“在甘肃观看‘又见敦煌’大型实景演出让我非常震撼,里面讲述的是敦煌的历史。虽然听不懂中文,但这种将历史与现代高科技舞台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我颇有感慨,联想到了汉堡的易北河音乐厅。易北河音乐厅同样是在保留原有旧仓库城的基础上建起的现代化建筑。我觉得,这才是当今世界应有的发展模式。在去中国之前,我在新闻里读到为了盖新的高楼大厦,中国有很多老楼被推平。的确,在甘肃有些城市我都没看到有旧城区。不过,我发现在敦煌,人们找到了一种传统与现代成功联系起来的方式。”
玛丽娜回到德国后用在甘肃的亲身经历讲述中国故事,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其中既有对中国进步与发展的称赞,也不乏中肯的建议。正如习近平主席率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所说的,希望大家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