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来自上海的90岁特级教师于漪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在列,她也是获“改革先锋”称号的唯一一位基础教育界代表。
就在上个月,看看新闻Knews记者跟拍了于漪一周的生活,令人诧异并且叹服的是,她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每一天都有外出安排,仍然在为基础教育工作忙碌着。家里的月历上,几乎每个小格子里都备注了要完成的事项。
“于老师,时间这么早,这就出发了吗?”
“现在基层在课程改革下面,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很多事情是新遇到的,有些校长和书记总是希望搞活动的时候有老教师参加。参加了,能够诊断一下,评一评,鼓励一下,研究一下,怎样做得更好。”
早晨8点,于漪从家里离开,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上车的时候,第一步没跨上去,她自己笑了。
“哟,这个台阶很高啊!”
于漪出生于1929年2月,虚岁90了。她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于漪始终主张,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以人育人的工作。
“我们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母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不是做大报告,实际上就在我们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点点滴滴,渗入孩子的心头。”
为人师表,该怎样要求自己?于漪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你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么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大写的人。所谓大写的人就是表里俱澄澈,绝不两面。心里想的,嘴里说的,手上做的,表里俱澄澈。”
1978年,于漪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除了教书,她更不予余力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
在出席了一场教育交流活动之后,一位青年教师激动地跑上前自我介绍:“于老师,当初我在电视上听到您说,‘茕茕孑立’那个‘茕’字的那一竖就是民族的脊梁,我深受感动,所以我也来当老师了。”
这样的赞誉,在于漪来说并不稀奇,她笑盈盈地往下说:“那好啊,我跟你讲啊,因为我们民族要传承下去,年轻要有为。”
于漪家里,桌上摆着好多个药瓶。毕竟是九十岁的高龄,心脏病、骨质疏松这样的疾病都找上门来。但只要走出家门,进入工作状态,于漪永远精神矍铄。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最重要靠什么?靠人才!而人是不可能自然生长的,一定要靠培养,一定要有雨露阳光的照射,他心里才能亮堂起来。”
“人活在天地间,总要把生命最好的最优秀的部分调动起来,倾力一搏。就好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尽,炼到剑里,这才叫活着。”
今天下午,于漪从北京返回上海。
12月的日程,又已经排满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者风 摄像:徐玮 徐敦华 实习编辑:陈熙 编辑:胡琰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