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逆转靠的不是意志力,是勒夫神一般的自我否定
我知道,德国人的意志,在足球圈里是出了名的;
我也知道,不少人喜欢德国队,是冲着这个“意志力”来的;
我更知道,所有的解说和大多数评论,一定会在赛后聚焦到“意志”与“精神”等词汇上,因为这样最能激发球迷内心深处永恒的感染力。
然而,理性的说,精神力量不可能取代战术调整成为比赛的主导元素,否则,没有球队会一年花几百上千万欧元请一个教练——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个团建领队,或者一个传销大妈。
所以,我一直承认意志力的存在,但在读场时却从不强调它的作用,意志力一定会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它能够起作用的基础,是你有了正确的战术思路。
如果你打出了一场上半场形同梦游,下半场猛虎下山的逆转局,你最应该总结经验的,不是比赛最后时刻不放弃的精神——总结一万遍,也是一句“不到最后一秒比赛就没有结束”——你应该总结的,是为什么上下半场的反差如此巨大?
答案是:在中场休息时,德国队的主教练勒夫,修改了赛前布置的预案,做出了用戈麦斯替下德拉克斯勒的决定,并且在这个换人的基础上,对前场球员的位置和角色,进行了重新洗牌。
于是,上半场进攻宛如隔靴搔痒的德国战车,下半场突然之间露出了他们的巨炮。
其实我坚信,他们上下半场取胜的决心,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关键之处,就是勒夫的这个自我否定。
我们通过上下半场德国队迥异的表现,来分析一下勒夫到底做了什么。
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勒夫的调整纯粹是进攻上的,防守端他根本没法调,因为全世界都知道瑞典会打防守反击,而德国必须猛攻争胜,因此适当放弃防守,给对手一些反击机会去赌博,是勒夫不得已的选择。
因此,我们下面要看的,是日耳曼战车如何重新变得犀利而非稳健。
如果你只看上半场,你一定会觉得穆勒是勒夫的亲儿子,但他只是整体用人不当的一个缩影。
是的,你没看错,尽管上半场德国队全队都打得一团糟;尽管造成丢球的是克罗斯,以至于他最终必须用那样一个神奇的任意球来实现救赎;但最能彰显勒夫上半场战术失败的,就是托马斯·穆勒。
但这里要告诉你的是:穆勒表现不好,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穆勒在干什么呢?他在两件事之间不停地徘徊、犹豫:有时候会比较坚决的直插禁区,有时候会忽忽悠悠的跑出来,于是德国的进攻,有时候能够比较坚决的打入禁区,但没什么太好的效果;有时候又会忽忽悠悠就这么跟着穆勒瘸了。
这是开场后不久,德国队一次失败的边路传中,鼠标标注出了穆勒的跑位(万恶的球员特写……),他是怎么跑的呢?
刚开始他还在禁区中央,然后,他撒开了腿向左边路横向移动,跑到边线附近持球,然后送出了一记质量并不怎么样的传中。在他传中时,双方的站位情况是这样:
在穆勒所处的左边路,德国队集中了4名球员在小范围内传递,有意义吗?并没有,既没有成功的打出小组配合内切,又没有能够靠传切打穿瑞典后卫线从而实现下底传中。
而在穆勒传中球的最佳落点上(红色阴影区域),全是瑞典防守球员,德国队甚至没有哪怕一人在门前争顶抢点。
这种打法有可能破密集防守吗?绝无可能。
这一球更是典型。在解说时,杨晨指导谈到德国队的前场灵活换位,会让对方不知道怎么盯,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次穆勒大范围的跑动,到底对对方防线产生了什么影响?
如图所示,鼠标标注出了穆勒的移动轨迹,他又一次从中路移动到了左路并且接球。然后,瑞典的防线有什么变化呢?
这是穆勒在中路时,双方的站位情况:蓝色曲线标注出了瑞典的防守站位,标准的4-4平行站位。此时,德国队算上屏幕中没有显示的维尔纳,有4人在禁区内抢点,这其中,头球最好、个子最高的是穆勒。
但是,就是这个唯一有希望争到传中球的人,开始往左路跑了。于是几秒钟后,情况变成了这样:
穆勒拉边后,瑞典的阵型出现松动了吗?出现什么本质变化了吗?并没有啊!
4-4站位还是那么的标准,只不过跟随球的移动向自己的右后方多少收了一点而已,中路接应点呢?变成了3个,而且这三个人分别是维尔纳、罗伊斯和赫克托,除赫克托在德甲的争顶数据还算看的过去之外,那两位完全不够看……
类似案例不止这一个:
这次又是穆勒拉边,只不过这回他按照鼠标的移动轨迹跑到了右路,而且也没有接球。那么,他向外围的无球跑动,给中路留下了什么难题?
静态图会告诉你,穆勒出来之后,中路的维尔纳和赫克托有多无助:
右侧阴影是穆勒,他在大禁区边缘跑动,这样只能吸引一个边后卫的防守注意力,在门前,林德勒夫和格兰奎斯特两人把身材并不高大的维尔纳防的死死的;后点的赫克托,一样很难有争顶优势。
那么,是不是说穆勒这种向外跑的做法,就全无用处呢?其实也不是,问题在于……勒夫根本没给穆勒的这种跑动方式,配备最好的战术搭档,也就是说,穆勒就算能够把对方防线带动起来,他的队友也还是会因为对抗和抢点能力不足,而根本无法利用这个战术机会。
比如这次:
鼠标标注出了穆勒的跑动路线:这个跑动方式很有意思,他先是向球门方向直插,然后看到队友停球,也跑了回来,于是,盯穆勒的林德洛夫就跟着穆勒出来了。
此时按说德国队中场插入禁区,是能够利用林德勒夫跟防穆勒的优势的,然而——
并没有什么卵用,红色阴影是勒夫,他把林德洛夫带了出来,两人都不可能参与争顶了;而在绿色阴影区域内,德国球员和瑞典防守者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3V3,
问题是……这三个德国球员分别是维尔纳、德拉克斯勒和基米希……争得过人高马大的瑞典人吗?争不过……
也就是说,德国队本来高点就少,本来打密集防守就需要有多人在中路抢点,结果勒夫还是一个劲让最善于抢点的穆勒往外跑,这是破密集防守,还是要增加控球?
勒夫没打成的如意算盘,到底是什么?
那么,勒夫这个布阵,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嗯,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一个很短暂的声讨勒夫的时间——勒夫的想法有两个:第一,穆勒不是经常出来,偶尔而不是长期在中路扛,反倒更能起到让对方后卫防不胜防。比如这次:
一个德国球员兜了一个弧线插入禁区,在点球点附近为队友做球,嗯,这个人就是穆勒,而射门的则是赫克托。静态截图能够告诉我们勒夫的战术意图:
红色阴影是向前插上的穆勒,绿色则是赫克托——勒夫这场对赫克托的使用非常激进,这人根本就没被用成左边后卫,而是一个标准的影子前锋……而穆勒,是首发里唯一能在前场给赫克托做球的人。
第二个想法相对比较复杂:勒夫想避免和身材高大的瑞典人正面肉搏,尽量利用几名前场球员的灵活性,围着禁区打一打传切和一对一的持球突破。
效果如何呢?嗯——罗伊斯能做好这件事,但你让穆勒也这么做,就有点难为人了。
这是罗伊斯的右路斜插,小火箭在小禁区接近底线的位置送出了一脚非常有威胁的倒三角传中。看看他启动的两步,直接就把瑞典转身偏慢的边后卫甩在一边了。
这是穆勒几乎一模一样的斜插,由于这次参与进攻的人数相对较多,我们还是用鼠标把穆勒标注出来,看看穆勒这么做是什么结果?先是一个转身,他就没比瑞典后卫快;然后接球后再启动,爆发力又不足以甩掉对手,反而直接被对方卡住了位置,最终失误了……
所以,勒夫想扬长避短,却忘了“短”似乎是避开了,可是自己在这一领域,也不怎么“长”……
或者我这么说吧,看看上面这张动图,如果要这么打,你确定穆勒是很好的选择么?
我们不是马后炮的说什么,只是,围着禁区靠速度、爆发力和持球技术渗透、突破,德国确确实实有个人非常善于此道,那就是在家休息的萨内……
你勒夫既然不带最能这么打的萨内,有必要让穆勒去学萨内么?
戈麦斯引起的连锁反应——勒夫中场的神来之笔
千万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意志力,我坚信按照这个打法,德国人取胜的信念再坚决,也一定会被瑞典用防守反击给一锤一锤搞死。
万幸勒夫不是桑保利,他在中场当机立断地否定了自己的战术构想,以换上戈麦斯为起点,引起了一连串战术调整,结果生生把德国队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调整一:戈麦斯和穆勒组成中路双塔,你瑞典不是蹲禁区防守牛逼么?我不再想着什么“扬长避短”,躲着你们的后卫了,我要证明:拼身体,老子也比你更牛逼!
这事下半场刚开始,德国的一次进攻。的确,没打成,第一点还是瑞典后卫顶出来的,但它彰显了勒夫的决心。
这可不是“边路起高球”这么简单,重要的不是传中方式,而是禁区内匹配传中的接应人数有多少,以及具体的接应队员是谁,来看静态图:
瑞典人继续以4-4站位防守,这和上半场一样严丝合缝,仅看防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克罗斯此时长传转移到右路,而德国队是怎么站位的呢?
4个白衣德国球员压着瑞典后卫线跑,摆明了要在禁区内解决战斗。注意穆勒并不在其中,穆勒在绿色阴影区域内,他还在中场接应克罗斯,根本没有参与抢点。红色阴影是高速插上的罗伊斯——顺着黄色箭头往前看,你会看到禁区内有一个高塔,那是刚上场的戈麦斯。
穆勒没有傻站着等球,而是转身插入禁区,于是,当基米希传球时,瑞典人的4-4站位防守没有什么变化,但在禁区内抢点的德国人有多少呢?4个,其中一个是戈麦斯,一个是穆勒。而瑞典左边后卫还在外面补传中。
这球确实没有传到位,但德国队已经把人数优势和抢点的最佳配置,都打出来了。
这次是穆勒的抢点,尽管最终没有形成射门,但威胁是极大的。
这次进攻怎么打出来的?静态图能够告诉我们,仍旧是“双塔”战术:
瑞典的4-4站位防守一直没变,德国队在边路持球,而中路什么情况呢?
较小的阴影是戈麦斯,他在门前牵制了两个人的防守——一个林德洛夫搞不定他。然后,在前点,另一名中后卫格兰奎斯特不得不面对同时插上的罗伊斯和穆勒。
如果是在上半场,恐怕大概率是穆勒插上后,瑞典只需要留一名右边后卫注意远端就行了,林德洛夫可以肆无忌惮的上来协防。
随着时间推移,瑞典队体能开始逐渐下滑,防线也不再那么稳固;而德国队也不局限于穆勒和戈麦斯的抢点组合,而是开启了“大家一起抢点”的群狼模式。
这球戈麦斯确实越位了,但战术上,德国队的配合是完全打成了的。看看静态图是怎么揭示当时的站位情况的:
由于这是一个解围球,瑞典中后卫格兰奎斯特向前移动去扑球了,此举造成后防线出现松动,在后卫线上,德国队安排了多达6名球员集体冲击,即便忽略掉右路的基米希,德国队在中路也拥有大量兵力。
按照瑞典队的防守方向来数:从左到右分别是穆勒与罗伊斯压制左边后卫,赫克托吸引剩下的一名中后卫林德洛夫,而防戈麦斯的,变成了身体相对没什么优势的右边后卫卢斯蒂格(维尔纳索性被漏掉)。
于是,凭借这样被打乱的对位,德国人对瑞典人,取得了身体优势。
事实上,戈麦斯上场后,穆勒已经可以随意套边了,因为戈麦斯在中路的牵制力,实在太强:
这次又是穆勒拉边之后的传中,和上半场不同的是,穆勒出去之后,德国队在瑞典禁区内的接应点并没有减少,原因就是戈麦斯强大的牵制力:
持球的红色阴影是穆勒,而远端1V2的阴影是戈麦斯,和刚才一样,一个林德洛夫搞不定戈麦斯,瑞典队更不敢用边后卫去防戈麦斯。
而在前点,维尔纳、罗伊斯形成了2V2的接应局面。穆勒只要能通过低平球把球传进去,二人就有把握打出高质量射门。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单靠这一招,还不足以对瑞典球门构成实质性威胁,勒夫还有第二个神奇的“自我否定”,两相结合,终于把瑞典的密集防守凿穿了:
没带萨内?那维尔纳,你去当萨内吧
对你没看错,这是勒夫最重要的调整之一——我们刚才说了,勒夫想到了通过球员的灵活性、速度和爆发力,针对一下瑞典后卫个子高、转身慢的缺点,但最擅长此道的萨内不入他的法眼。
然而,这并不表示勒夫会对此一筹莫展,速度奇快的维尔纳,就此成为了解法。
这次维尔纳并未碰球,但他改打边路的调整,已经和戈麦斯-穆勒的双塔配置,结合了起来。静态图可以说明勒夫对前场的调整思路:
维尔纳、穆勒和戈麦斯在前场一字排开,其中戈麦斯在远端牵制(又是吸引了对方两名后卫);穆勒则高速插入禁区准备抢点,维尔纳呢?他在禁区角上,等着看队友会不会传一个低平球给他,由他下底传中。
如果这球不算什么典型案例,那么看下面极为相似的两次进攻:
维尔纳边路接球突破,罗伊斯包抄后点,德国队扳平比分。怎么做到的?来看静态图:
四块阴影从左到右分别是维尔纳、穆勒、戈麦斯和罗伊斯。维尔纳在此时完全被当成了一个具备持球单挑能力的边锋,换一身衣服,你甚至可能会认为这是简配版的内马尔、阿扎尔,他的任务就是在边路单挑对方边后卫,从而杀到底线获得倒三角传球的机会。他确实做到了。
而在门前,穆勒、戈麦斯;各自压制着一名中后卫,远端的罗伊斯从而利用爆发力高速前插。
说白了,这就是让前场4个人按照各自的特点,去和瑞典后卫单挑:维尔纳和罗伊斯更灵活,所以一个持球突破传中,一个甩开对手、无球包抄后点;而更善于门前抢点乃至肉搏的穆勒和戈麦斯,则一人压住一个中后卫,避免罗伊斯遭遇协防。
几分钟后,德国人如法炮制,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还是维尔纳边路的衔枚疾进,瑞典后卫根本没法及时封堵他的传球线路,只不过这次,接球的变成了戈麦斯而已。
静态图是这样的:
四个阴影分别是……维尔纳、穆勒、戈麦斯、罗伊斯……连顺序都没变,这就是一个德国队安排好的固定套路。
这次维尔纳的牵制力比上一回合还大:注意,防戈麦斯的是后腰,不是中后卫;林德洛夫干嘛去了?他害怕维尔纳突进来,在边路协防……
这提速突破,这倒三角传中,有没有点萨内的意思?或许,真到了这个份上,勒夫才会被逼出自己的绝招:没有萨内,我找一个萨内出来……
结语
事实上,最后德国队反超比分的一球,可挖掘的战术价值并不大——瑞典人进攻时毛糙的没有选择传球,回过头来防守端又更毛糙的放铲,给了德国一个救命任意球,剩下的就是斗心眼、都技术了。
你要真说那时候意志力起了作用,我倒也无从反驳。
但问题是,没有前面45分钟进攻套路的巨大改变,恐怕大概率是德国到那时候还处于落后状态……
我一直觉得,德国能够屡屡做到打不死,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其强大的意志力,而在于被意志力所掩盖的丰富的战术套路。
如果你仔细看德国国家队的比赛,就会发现他们最可怕的地方是,动辄一场比赛给你玩出好几个套路,而且变阵变得坚决异常,变了还往往有效。
说白了就是,需要自我否定的时候,德国人决不会有半点犹豫。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从98年至今,实现至少两次战术重大变革的原因所在。
某种程度上讲,这么多年德国人谁都不怕就怕意大利,原因很可能在于,意大利人的那套防守模式,真的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德国人各种搏命打法,碰上意大利经常就跟拳头打到棉花上一样无奈。
但至少这次,他们前行的路上没有意大利拦路,有的,只是自己前期失败的战术思路,以及昨夜神奇的自我否定。
文:唯心
【亚博体讯】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