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改革开放40年,开化农村发生什么变化?山里农民举了这些例子……
2018-12-23 07:40 | 开化新闻网
改革开放四十年,春风浩荡吹山城。从第一位个体户,到第一家民营企业、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家民宿……40年的砥砺奋进,40年的风雨征程,开化的发展、开化人的经历和故事,都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是开化人践行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12月18日起,开化县新闻中心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以点带面,解读开化40年来的锐意进取之路。
冬闲时节,记者来到村头镇大黄山村养羊专业户郑礼根家时,他正忙着烘番薯干。
土生土长的郑礼根,当过村支书,养过蚕,种过油茶,也养过蜂……2012年,他听说,羊肉在城里很受欢迎,养羊效益好,就买来一公一母两只山羊,当起了 “羊倌”。 6年来,共养殖了波尔山羊等四个品种38头羊。
“除了养羊的收入,我们老两口还种植了50余亩茶园、20多亩油茶,年收入还不错。”郑礼根说,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余志明/摄
“小时候的生活很苦。”郑礼根对改革开放前的清苦日子还记忆犹新。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后,山里的日子年年有变化。“20多年前,我们依靠种养殖业,勤劳致富,买上电视机,搬进小楼房,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数字电视、网络宽带进了家门,日子越过越好了。”
郑礼根家老房子
“现在,国家还给农民发‘工资’呢。”87岁的汪兴龙是郑礼根的老邻居,他插进话来:“要我说改革这40年来,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国家给我们60周岁以上的老人家发放了养老金。现在我每个月都能领到钱,真好!”
“现在农村环境越来越好,来山里游玩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郑礼根的老伴余约仙接话道:“这不,我们家就利用闲置的5间房开办了洞岭湾农家乐,做上了城里人的生意。”
郑礼根等几人所说的变化并不是改革开放后发生在大黄山村最大的变化。村里最大、最为村民们所津津乐道的改变,其实是整个大黄山村的华丽转身。
“荒山荒地少了,村容景观美了,中心广场、健身角、游客休闲长廊、假山喷泉鱼池、旅游公厕、游客接待中心,一些城里人有的,村里都有了,一些城里人没有的,我们村里也有了。”站在正在建设中的大黄山茶博园“两茶”体验馆前,该村党支部书记汪舍桃相告,十多年前,村里只有一条坑洼的土路,村民要购买食盐等日常用品,基本上靠走路。从村里到镇上打个来回就要3个多小时,当时村里除山林外土地大量抛荒,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采伐量很少的林木和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1900元,是村头镇最穷的一个山村。可如今,大黄山村却一跃成为全镇较富裕村。“我们还是靠山吃山,只不过换了种吃法。先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招商引资建起千亩有机茶基地,争创全市第一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随后,我们借助茶叶增加村民收入,打造茶叶观光博览园并慢慢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2000多亩油茶、开办民宿(农家乐)、启动景区村建设……这些都使大黄山村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华丽转身。”
段刚强/摄
余志明/摄
“改革开放使村民的赚钱门路越来越宽,生活也就越过越好。”村民徐贵红今年55岁,他告诉我们,自己是木工,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做一天木工活仅赚1.35元,可是现在一天有200元到1000元不等,加上家里开办的农家乐,夫妻俩年收入10多万元没问题。“等到村里的龙顶茶文化博览园建成,村民们的增收途径会更多,小日子还会更好。”
段刚强/摄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事实上,大黄山村发生的故事只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化农民生活及农村发展变化的小缩影。据县统计局数据记载,1985年,我县农民人均年收入还是458元,到了2017年则翻了30多倍,达到15736元。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开化农村发生什么变化?山里农民举了这些例子...》,原作者 胡萍 张梦芸 吴荣昊。编辑 邵倩 梅玲玲)
本文TAG标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中超]巴林主帅塔拉吉奇曾于2018赛季执教河南建业,第7轮比赛下课
- [CBA]CBA官方更新信息:辽宁取消沙约克&阿丘尔注册
- [意甲]戏说足球——百年间在尤文和国米都效力过的球员(三)
- [西甲]皇马薪资榜:阿拉巴年薪超小熊,贝林仅第三,第一年薪超三千万欧
- [英超]乌加特:之前B费就给我发消息告诉我曼联的好,事实确实如此
- [欧冠]托雷:我对自己很有信心,让我们看看冬窗会发生什么
- [NBA]勇士险胜独行侠 库里37+9克莱战旧主轰22分
- [中超]莫伊塞斯拒绝回鲁能,确定新东家,引发津门球迷热议!
- [CBA]广东VS广州前瞻:杜锋欲率队反弹 郭艾伦出战成疑
- [意甲]萨基:亚特兰大能夺得意甲冠军;足球不仅靠金钱还要靠头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