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足 正文

亚博体育:40年,这家只有4栋小房的福利院成为国家级示范养老机构

来源:usportnews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国足 时间:2018-12-19 11:41:24
本文由亚博体育2018年12月19日最新报道: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的养老和低保民生事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0年前,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基本能保障老人们的温饱;40年后,曾经只有四栋小房的福利院已成为国家级示范养老机构。从基本温饱到幸福感逐步提升,这个福利院不断发展,到如今对全国有影响、西部示范公益性养老机构,这正是保障民生、增强人民获得感的一个缩影。

40年前的困苦生活 他们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第一年,也就是40年前,我们福利院只有3个分区、4栋房子、380多位老人。”70岁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原院长钱剑介绍道。那年的钱剑还是该院一区的副主任,老人们都是“三无”——“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40年前的福利院条件有限,只能保障老人们的基本生活,最大的房间只有五六十平米,为了最大利用有限的空间,老人们的床只有0.9米宽,一个房间挤了三四十个老人。

那个年代,福利院的资源也很有限。为了节约宝贵的煤炭,干部职工们定时去荒僻的植被茂密地段砍柴,为此还总结出了“只砍枝丫留树干”的经验,保障第二年还有柴可烧。一日三餐也很有“特色”,就是抬上两大桶——素菜和米饭,为了吃饱,做的菜放了很多盐,菜淡了就不够下饭。尽管条件艰苦,福利院还是千方百计保障每个月能吃上两次肉。

历史的进程是转变的进程 未来还有新动作

1984年,是转折的一年,全院可以一周打两次“牙祭”了。钱剑也多了“园林组组长”的职务,这个专设的园林组围绕整个福利院开始植树种草,生活环境开始逐渐好起来,老人们也能夏天在林荫道里乘凉了。也是在这一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退休老职工和儿女不在身边的社会老人,可以自费入院养老,根据其生活自理程度实行分级护理、按级收费。

2009年,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该院成为国家级示范养老机构项目建设单位。2016年7月正式竣工验收。如今的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分为院本部和渝中分院两部分,仅院本部床位就达1600张。目前,已投放床位1100张,在院休养老人800余人。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时刻下,为了进一步满足老人休闲娱乐、助餐和日间照料等多样化需求,该院探索将“颐养、护理、医疗、康复”与人物关怀联动起来,打造4+1”全人照顾模式,并承担了国家标准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任务。

该院正在推进“三个平台,一个基地”建设,开展“一项行动”:即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平台建设,推进养老业基础性研究平台建设,推进适老化产品应用推广平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实作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施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社区公益行动。

扶贫攻坚效果显著 多项措施利救助

至于贫困救助方面,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扛起了责任与担当,对困难群众实施急难救助,对于遭遇突发性重大疾病、重大灾害,通过各类保险和政府救助后,生活仍无以为继的困难人员,基金会采取一人一案、一事一议的差异化救助,帮助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兜底民生保障。

对此基金会还建立了一系列完整救助机制,从发现、响应、受理三个层面,按照“7个流程18步工作法”对每一个救助申请进行严格筛选和准确评价;组织评审会审定救助金额,按月公示救助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坚持对救助对象进行走访和回访,仅今年,共走访了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和2个经开区的700多个乡镇1200多个村居,行程8万余公里,入户1398人次,占总救助人数的75%。

在做好社会救助的同时,基金会还聚焦农村深度扶贫,加大急难救助力度,扎实开展扶贫安居温馨家园援建,专项列支建房342套,面积3万多平方米,让深度扶贫对象居有其所。将物质帮扶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扎实开展暖心行动;发动志愿者,积极对困难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培养他们正视困境的积极心态。

为了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扩宽慈善基金来源渠道,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微信公众号于今年8月底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发起医疗众筹12例、累计筹集善款9万余元,支出善款7万元,爱心捐赠1987人次。

上游新闻记者 杨辛玥

本文TAG标签: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