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体育 | 最新更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欧冠 > 正文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基层行|“孟楼经验”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来源:yabo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欧冠 时间:2018-12-26 21:23:07
本文由2018年12月26日最新报道:

孟楼镇,地处河南省邓州市西南部。早些年,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西南岗,靠天收,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种在地,收在天”。这是当年村民对贫困的无奈表达。

1992年,《经济日报》头版刊发报道《从孟楼到孟楼》,对河南孟楼镇思想不解放、 商品意识不强,发展落后于相邻的湖北孟楼镇,进行了批评。

26年过去,邓州市孟楼镇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这一次,它已成为全国多地的取经圣地,隔壁的湖北孟楼镇,也来学习。

2016年,孟楼镇启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该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比2016年增长20%。截至目前,邓州市在张村镇、十林镇、穰东镇、林扒镇等6乡镇复制推广“孟楼经验”,已流转土地38.3万亩。

2018年7月,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在孟楼镇调研时强调,深化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重点要放活经营权;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孟楼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土地承包合同、集体土地所有证样本。

“工业不发达,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2016年4月,有多年基层经验的李爽调任孟楼镇党委书记,刚上任就面临一个问题——当年,孟楼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早已摆脱了贫困线。可是再想发展,已经到了瓶颈。

孟楼镇地处半丘陵地带,有6.29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耕地质量等级低,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收”。由于历史原因,在土地联产承包过程中,实行“肥”“瘦”“远”“近”搭配,成为“绺绺田”,农户的土地分散在不同地块,道路修不通、农机难掉头,技术、人才、资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进入乡间。

此外,孟楼镇是劳务输出大镇,有60%以上的人在外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妇女化问题突出,土地已经由原来的主要经济来源变为“福利”性质。

“孟楼镇工业不发达,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2018年12月17日,李爽告诉澎湃新闻,他想到,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可以增加农民的生产性、财产性、工资性收入,是个路径。

2016年8月,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到孟楼镇调研,充分论证后,决定在孟楼镇进行农村土地改革“三权分置”。

公开报道显示,当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要求,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

孟楼镇实施的“三权分置”,是通过将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剥离,由邓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共同注资1亿元,成立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农开公司),以每年每亩600元的标准,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农开公司,农开公司对土地实施整理后,再将土地转租给经营大户。

澎湃新闻获悉,在农户和农开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之前,政府为村集体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土地所有证》,确保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受损害。土地流转合同三年一签,合同到期后,农户可选择是否续签。

12月17日,孟楼镇副镇长周建设告诉澎湃新闻,截至目前,孟楼镇流转了6.2万亩耕地,占全镇耕地的99.3%。全镇6300多户人,只有32户没有参与流转。这32户有的是不理解国家政策,有的是喜欢自己种地。按照符合规划、便于耕种的原则,以村为单位,镇里找出最好的地调换给他们。

孟楼镇富硒功能农业示范区

多方协作实现共赢,美丽乡村跃然纸上

澎湃新闻了解到,孟楼镇土地流转后,按照“流转-整理-再流转”的经济模式,由农开公司对土地实施整理,打破村组界限,按照200-300亩一方的标准,配套沟、路、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大方田,土地的等级也得到了提升。

农开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鹏介绍,对土地整理、地力提升后,再流转平均价格达到800元每亩,产生200元左右的溢价,由土地承包人、村、农开公司按照2:4:4的比例分成。经过整理,打破沟垄界限,新增一般农田5900亩,这部分土地再流转收益由镇、村集体、农开公司按照2:4:4的比例分成。

土地流转让村集体有了实力,基层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也有了物质支撑。实施“三权分置”以前,村集体每年的收入仅靠财政拨款1-2万元。如今,孟楼镇村集体的收入平均每年可达40-60万元,彻底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虚置”,没钱办事的问题。

村集体实力壮大了,河道维护、道路养护等公益项目应运而生。2017年,耿营村村集体为贫困户盖了60间房,免费提供给贫困户。

孟楼镇耿营村村集体为贫困户免费建的60间房

耿营村去年还实现了全村集体脱贫的目标。耿营村的刘成举老两口由于患病在身,不能干重活,生活和住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刘成举老两口免费搬进了新屋,除每年4176元的低保,还有每年3.4亩共2040元的收入。

“每亩地600元,大家都愿意。”刘成举对澎湃新闻说,以前他和老伴种地,每年收入3000元左右,而且没时间干其他的。土地流转后,他参加村集体的河道维护,每月360元,老伴参加道路养护,每周打扫两次村道,每月500元。再加上每亩地107元的种粮补贴,农忙时为经营大户做一些除草、浇水等工作,老俩口每年可收入2万余元,比此前翻了一番。

澎湃新闻在耿营村、长乐村等村庄看到,乡村公路、生活广场、村卫生院等正紧密锣鼓地建设着,一栋栋楼房正拔地而起,美丽乡村跃然纸上。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耕地流转到农开公司后,农开公司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组成专业队伍,对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把全镇规划为休闲农业景观体验区、粮食种植及种业繁育产业区、设施农林及林下经济产业区、水产实验展示区等四大区域。

孟楼镇稻田鱼虾混养示范基地

农开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鹏介绍,孟楼镇将流转目标定位于粮经饲统筹,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避免非粮化,严禁非农业,在保证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地力提升了,机械化作业也有了,就算价格比流转前高,经营大户们也愿意过来。”邓州市国土局副局长祝光红说。目前,3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再流转获得了6.2万亩耕地的经营权,实现了全域“三权分置”。

长乐村的张俊芳今年承包了500亩地种麦子,家里7口人,孩子都在外面打工。他说:“现在,种的地多了,管理反而比以前方便”。原来,孟楼镇实施“三权分置”后,孟楼镇建立了农机合作社,实现作业全机械化,无人机喷洒农药、机械化播种和收割等设施一应俱全。

张俊芳告诉澎湃新闻,今年收入了8万多块钱,以前种自家的8亩地,老两口忙不过来,每年收获和播种的时候,孩子都得回来一趟,光车费就要几千块。现在好了,车费省了,收益也提高了。

2016年,在外打工的耿营村村民周花文回家过年,正赶上新政策的实施,于是他决定留在家乡创业。第一年,他和村里的6个村民成立了养殖种植合作社,承包了2080亩地,养殖牛、羊,种植玉米、大豆等,其个人年收入达到15万元,比在外打工高5万元。

第二年,他和6个村民又承包了5900亩地,主要经营稻田鱼虾养殖,种植玉米、花生、大豆等。不巧正赶上天灾,好在1800亩稻田鱼虾养殖购买了农业保险,得到了7万元的补偿,而玉米、花生、大豆等因没有加入农业保险,损失较大,一年下来,他不赔不赚。

“现在吸取了教训,给7980亩地都买了保险。”周花文告诉澎湃新闻。

据农开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鹏介绍,在“三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农开公司与中原农业保险协作,创新推出“收益险”,如遇经营大户经营不善或遭逢天灾等情况,可按每亩地30-40元补贴给经营大户,而经营大户需缴纳每亩地5元的保险金。

2018年,孟楼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同比2016年增长20%。截止目前,邓州市在张村镇、十林镇、穰东镇、林扒镇、构林镇、小杨营镇6个乡镇,进行复制推广,已流转土地38.3万亩。山东淄博、湖北孟楼等60多个地方到孟楼镇考察学习。

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岳红强向澎湃新闻表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农村改革创新。不仅为解决普遍的农地经营兼业化、粗放化、短期化提供了有效的破解之道,而且促使土地经营方式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双层经营,演变为“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主体经营”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促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革命性变化,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