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体育 | 最新更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足 > 正文

亚洲杯:以“药房”起家的屈臣氏或重回老本行 能否扭转业绩下滑?

来源:yabo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国足 时间:2018-12-26 14:46:00
本文由亚洲杯:2018年12月26日最新报道:

中国商网 唐砚/摄

此前在内地通过电商、店中店形式试水药房业务的屈臣氏,近日在内地开出了首家线下大药房。

据品观网报道,12月21日,内地首家屈臣氏大药房在广东佛山禅城区富凯国际商场开业。从外观设计看,屈臣氏大药房与普通屈臣氏门店风格不同,黄色的门头上标有“watsons pharmacy(屈臣氏药房)”字样,店外观还有显眼的“药”字标识。

基于“药房”的定位,该门店选址在了面向家庭人群的社区中心商圈。店内主要销售处方药、保健品、食品及药妆、个护产品,其中,药妆、个护产品陈列占比近一半。此外,药房还配备了6位专业药师提供咨询服务,结算也可使用医保。

品观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屈臣氏大药房由一个医药行业人士组建的团队负责,且独立于屈臣氏运营体系。该药房原本计划2018年底在内地一二线城市开出20家,但很可能由于接入医保结算系统等影响了开店速度。

实际上,曾以“药房”起家的屈臣氏,在拓展“药房”业务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屈臣氏的前身就是“药房”。1828年,英国人沃森(A.S.Watson)在广州创办了名为“广东大药房”的西药房。1841年,广东大药房迁到香港创办连锁药房,随后更名为“屈臣氏”,并开始拓展多样化零售业务。1963年,李嘉诚名下和记黄埔收购屈臣氏,将其发展为主营保健和美容产品的零售品牌。目前,香港和台湾的屈臣氏门店内都有出售药品的区域。

但内地的发展情况不同。屈臣氏1989年进入中国内地,就以独有的“个人护理”概念在内地发展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业务。1994年,屈臣氏重返广州开店,当时便已在销售非处方类药品,之后还与医药公司合作引入专柜。2010年医保改革落地后,屈臣氏集中于销售保健食品及化妆品。随着化妆品销售的增长和消费者的成熟,屈臣氏更加集中化妆品部分,2017年,屈臣氏推出第8代店铺,增加进口品与彩妆,压缩了保健品、食品陈列占比,意在打造专业化妆品店的形象。

不过,屈臣氏并没有放弃在在内地拓展药房的尝试。

2017年年初,武汉屈臣氏收购了某家药店并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开设了名为“屈臣氏大药房”的网络商城,试水在线销售药品。当时,商城虽未完全搭建完成上线,但商城内已上架数十款药品,用户下单后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由就近的门店进行配送。

同年8月,屈臣氏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附近的一家屈臣氏内开出了一间药房,销售非处方类药品。当时有业内人士解读,这是屈臣氏拓展线下药房的前兆。

值得注意的是,屈臣氏早在2016年3月就获得了国家食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此后又陆续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认证证书》。2017年1月10日,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食药监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允许其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

不可否认,对于近年来业绩不佳的屈臣氏来说,拓展药房业务以提升药品销售结构占比、完善消费者“一站式”购物体验,也是提振业绩的策略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新兴消费者对于药妆需求的增长,以及药妆目前在国内市场的低渗透率,也为屈臣氏药房体系内药妆商品的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在业内看来,集中精力打造更专业的化妆品店,同时开设大药房,从屈臣氏近年来推行的改革来看,其意在细分市场和消费者,提高门店专业度。从业绩来看,这一系列举措已见成效。

财报显示,屈臣氏上半年整体收入达838.74亿港币(约合人民币738.77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屈臣氏中国市场获得双位数增长,收入总额为12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08.81亿元),同比增长16%;同比店铺销售额跌幅明显收窄,从上一年的-6.2%收窄至-1.4%,去除新开店铺对老店的影响,上半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2%,快速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屈臣氏海外旗舰店发表公告,宣布屈臣氏海外天猫旗舰店、屈臣氏海外京东旗舰店将于12月27日23点59分停止接单并关闭店铺。平台客服仅给出“是由于屈臣氏店铺整合”的回复。

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屈臣氏在跨境政策利好的背景下缩减海外业务,或与企业内部发展不平衡有关,需要通过关闭运营不佳的边缘业务,向主力业务回归。

(综合自:界面新闻、品观网、北京商报)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