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 14:5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宋屹立 通讯员 沈佳丽
“文明实践推广人”,传递的是丰富的知识、经验、技能,传递的是细微处的春风,是人间的最暖情。今年以来,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聘请了一批“文明实践推广人”,他们用通俗的“大白话”说事拉理儿,讲述一个个生动的百姓故事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场场“乡村故事会”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美好驿站。
前不久,在钱江村第三网格,“文明实践推广人”张徐官的家中热热闹闹。新一轮的“改革开发40周年故事会”又上演了。这天他要讲的是家中四次建房与一次买房的故事,每一次都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今年75岁的张徐官曾是镇农科站的蚕业干部,于2004年退休。但是张徐官退而不休,一直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教授养蚕知识。他的人生阅历丰富,又善于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今年7月被区(镇)聘请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人”。
张徐官用以家乡变化为主题,宣传改革开发40周年成就
张徐官的“故事会”讲的都是身边事、群众们共同经历过的年代,通俗、接地气的同时又紧扣时事,把故事说到老百姓心坎里,总能吸引许多党员和村民们来听。
“老张的课我不知来听了多少次,每次都不重样。”钱江村驻村保安张克群说,与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相比,张徐官的“故事会”听得进、喜欢听。
张徐官每天坚持学习,讲好“故事”说好“新事”
只有初中学历的张徐官总是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为了讲好课,他每天坚持学习,阅读好几份报纸、书刊,让自己紧跟时代步伐,讲好“故事”的同时说好“新事”。
而黄山村的“文明实践推广人”施惠林也有自己的“讲故事”方式。在黄山村文化礼堂里,有一个“惠林收藏馆”,这里的藏品都是施惠林无偿捐赠的。他化身“导游”,为人们讲述一张张粮票、一本本凭证、一页页账本……在岁月里最生动的故事。
施惠林
除此之外,施惠林常常走入田间地头,为学生、党员、村民们讲述“钱塘故事”。他退休后,跑遍区(镇)各个村、社区,把黄湾的历史、文脉、地理、物产等方面的故事和传说逐一梳理,编撰成书,再用“老古话”讲给大家听,传承黄湾历史文化,保留乡愁记忆。
施惠林用方言讲述黄湾故事
今年,尖山新区(黄湾镇)共聘请了14位文明实践推广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基层党员、道德模范、非遗文化传承人或致富能手等,各有专长和技能,如黄湾村的徐雨娃,创作移风易俗歌曲《黄湾新风我先行》,用方言传播文明新风;黄湾社区的骆华琴,用爱心传播健康,用技术服务群众,常年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区(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朱国华,传授水果种植技术,助力黄湾水果产业发展。
惠林收藏馆
“截至目前,文明实践推广人已经开展了150多场活动”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副主任、党委委员谢雍介绍,这一批推广人自带“粉丝”,自带“流量”,每次活动参与的人都很多,带动更多人参与文明实践。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新时代文明故事和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凝聚起乡村振兴、共谋发展的思想动力和社会正能量。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