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体育 | 最新更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CBA > 正文

那些年我们打过的电话

来源:yabo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CBA 时间:2018-12-26 16:05:28
本文由2018年12月26日最新报道:

2018-12-26 10:35 | 王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 ,在通讯行业已将近工作三十年。回想起当初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真的有种梦幻般的奇妙感觉。1991年10月,刚刚高中毕业的我,带着家人的殷切希望,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瑞安仙岩邮电局,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国企工人。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电话还是个稀罕物品,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是书信和电报。

当时的电话机是一种手摇式的磁石电话机。电话机上只有一个话筒,右侧还有一个手摇的把手。电话机上没有任何号码按键。每次拨打电话时,需要左手用力按住话筒,然后右手用力地摇着把手。过了一会儿,电话那头会有接线员询问你需要接通的电话号码,通过接线员才能连接对方通话。

当时我的第一个岗位就是接线员,工作内容就是帮助市民接通电话。当电话接入时,电信机房有个铁牌子掉下来,代表这户人家要打电话了。我就要快速拉起一条电线,插入铁牌子的下方,按下接听按钮,询问想要接通的对方号码。那时的电话很少,整个乡镇的电话也就几十户,每户人家的号码我们都能了然于胸。知道对方号码后,我把另一条电线接到对方的铁牌子下方,按一下振铃,对方的磁石电话机就会发出震耳的铃声,电话就这样被接通了。

即使那时电话是如此原始机械,但还不是普通人家能安装的。如果有急事需要联系外地亲友,就只能通过电报来传递信息。说起发电报,那绝对是一门“技术活”,因为资费是按字数算的,所以言简意赅很重要。经常看到人们在发电报时那惜字如金、字斟句酌的景象。能用7个字完成的电文绝不会用到8个字,最为常见的是两三个字的电报内容,比如“速归”或“已到家”之类。超过10个字的电报犹如国宝熊猫一样稀罕。每逢年底或节假日,邮电局里的电报营业柜台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如有急事,还得好言好语地央求我们给开个“后门”。营业员们忙碌得头也顾不上抬,机房里的电报业务员也干得热火朝天。业务繁忙的时候,只见各种电报单如雪片一样在我们手中飞舞,整个机房里只听到双方报务员的对话声和翻查译码本的“沙沙”声。

后来,邮电局从日本引进了新型市内程控交换机,瑞安开始进入数字化通讯的新时代。拨打电话不再需要通过接线员,直接按对方电话号码,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打多久就打多久。那时候的市民安装电话的热情空前高涨,营业厅的电话报装点被挤得水泄不通,安装电话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虽然初装费高达5000元,但一些市民还是争先恐后地排队等号。由于需要安装电话的单子太多,安装电话的机线员也非常吃香,没有熟人介绍,想装一部电话等上一个星期也是常有的事。

渐渐地,普通电话安装越来越普及,公用电话开始在街头巷尾出现。车站、码头、街道、工厂、学校……随处可见公用电话亭的身影。因为公用电话比较便宜,还经常看到老人、学生、打工仔排队打电话的场景。甚至还有人到电信局安装公用电话,然后向使用电话的市民收取通话费来赚取差价,以此谋求生计。那个路标一样的公用电话牌子,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很多人的脑海里。

电话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迅猛。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局开始,没几年的工夫,人们已不满足于仅仅接听电话的普通电话了。BP机(寻呼机)和状如黑色砖头的“大哥大”应运而生。那时候,随身带着一个BP机和“大哥大”是一件很拉风的事情。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散步,突然一阵“BBB”的声音响起。一看是自己的BP机,拿出“大哥大”回拨,于是高昂着头,拉长着音,喊一声:“喂——”,周围齐刷刷的是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作为当时成功人士的标配,一部“大哥大“和初装费加起来足可以在市郊买到一套不小的房子。大老板们谈生意时,把“大哥大”往桌上一摆,还没开口生意已经成了一半。这“大哥大”就像奔驰宝马等豪车一样,足够彰显自身的经济实力。

当时火得一塌糊涂的“大哥大”,如今已被智能手机全盘代替。曾经豪华霸气的厚厚外壳,如今看上去却是那么臃肿不堪。曾经红极一时的程控电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电报书信更不必待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俯拾时光长河珍贵瞬间的同时,我们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