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体育 | 最新更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亚博体育 > 正文

没评上院士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 却拿了比肩爱因斯坦世纪大奖

来源:usportnews 编辑:U体育 所属栏目:亚博体育 时间:2019-01-31 01:51:30
本文由亚博App下载2019年01月31日转载报道:

2019年1月30日讯,今年89岁的屠呦呦,没想过这辈子能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被共同提名。

屠呦呦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本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了“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旨在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出现了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与她一起入围的还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

值得注意的是,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BBC列出了她入选的三大理由: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了东方和西方。

虽然目前四位科学家中,得票数最多的为艾伦·图灵,但无论最终投票结果如何,屠呦呦对全世界的贡献毋庸置疑。

40多年前,她在“文革”中埋首实验室;40多年来,“出国热”“博士热”“院士热”“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是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其收入量是中国科学界重要的评定依据)热”里都没有她。如今,青蒿素这份来自特殊年代的礼物,循着特殊的路径,把屠呦呦带入了世界的殿堂。

代号“523”

2011年,多年从事中西药结合研究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4年后,屠呦呦真的摘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也是中国诺奖获得者中唯一的女性。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的名字一直和青蒿素连在一起。

1965年,越美交战,双方士兵备受疟疾折磨,装备落后的越共军队更是苦不堪言。当时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研制抗疟药物。为了支援越南,也为了消除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疫情,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指示,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启动抗疟新药的研发。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等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制定了研究计划。为了保密,就以“523”作为任务的代名词。

一年多过去,因为研究团队内部缺乏专业精英人才,“523”任务进展并不顺利。1969年初,“523”任务的负责人来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希望能得到科研支持,当时39岁的屠呦呦作为院里的骨干也参加了会谈。中医研究院在接受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并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长。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其实早在“523”成立之前,国内其它科研机构已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都没能有令人满意的发现。

屠呦呦决定,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四处走访老中医,专门整理出了一本包含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其它科研单位汇集到“523”办公室的资料里,青蒿的效果也不是最好的。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屠呦呦心有不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有一天,在翻阅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时,其中的几句话吸引住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

原来古法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而温度更是提取青蒿的关键所在。“温度!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如此说来,以前进行实验的方法都错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她在60摄氏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那是第191号样品。”

1972年,屠呦呦在抗疟药研究内部会议上报告了她的研究成果。后来,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戈尔斯坦曾说,“发现和发明是生物医学进步的两条不同路径”。青蒿素诞生,屠呦呦完成了发现,下一步便要着手发明,也就是将青蒿素用于临床试验,转化为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工作人员首先要制备大量的青蒿素。他们买来7个盛水大缸当提取锅使用,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三班倒,周末也不休息。屠呦呦因为每天要接触大量乙醚,身体的多个系统都受到了损伤。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只能戴个无法防御有毒物质的棉纱口罩。屠呦呦一天工作下来时常头晕眼涨,还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可她依然不肯放弃试验。

屠呦呦想着尽快验证青蒿素对人体的药性和副作用,还和科研团队成员们以身试药。因为之前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提取物出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有人认为必须对提取物进行反复试验,确保无毒后才能上临床。屠呦呦听闻后,主动要求自己试药,并且后果自负;获得领导同意后,她和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事一同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最终三人都无大碍。他们还发现比起片剂,青蒿素原粉直接装胶囊的形式更有效果。

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通过了新药审批。这颗拯救了人类的蓝色小药片,更被非洲人民称作是“来自东方的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其实,早在出生之时,屠呦呦就已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在3个哥哥之后出生的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早在1930年12月30日,父亲以《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

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靠出租祖辈遗留的房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父亲很重视教育,上世纪30年代末,屠呦呦到了该读书的年纪,虽逢时局动荡,却依然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虽然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成了她医学梦想萌发的摇篮。

1945年,屠呦呦入读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次年一场灾难降临,她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了学业。那时得上这个病,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终于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是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她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接近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又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随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三无科学家”

在中医研究院,屠呦呦一待就是六十余载。

由于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媒体报道为“三无科学家”。她曾4次申报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外界普遍认为,这与青蒿素的发现多年来被强调是集体成果有关。“任何一个发现青蒿素的人想评院士,就会遭到参与项目的其他人反对。所以与青蒿素有关的科研人员都没有评上院士。”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屠呦呦获得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就有人专门到科技部投诉,认为屠呦呦“将成绩独占”,还专门指出她在引用别人论文的时候只写前三个人,后面用“等”代替了,认为“这明显是抹杀他人的劳动成果”。

“好在屠呦呦秉性坚强,对院士评选一事并无多言。她虽然不是院士,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上述知情人士说。

在屠呦呦的家中,奖杯和证书数不胜数,但在生活中,屠呦呦被同事们评价为“为人低调,而且是长期低调”。

宁波市科技系统曾经拿到一张屠呦呦的名片,整张名片有大片的空白,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单位、姓名、职务、地址和电话。她曾和身边人说:“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该奖设立17年来首次授予女科学家。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众多奖项的背后,是屠呦呦牺牲小我,对中国医药事业的无私奉献。为了一门心思放在科研上,她甚至将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老家。

今年年初,屠呦呦在采访时曾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中国,像屠呦呦这样的老一代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勇担当,实属不易。在他们的身上,不仅有熠熠生辉的科学成就,更有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这样的科学家堪称“国宝”,值得我们代代致敬。

延伸阅读:

揭秘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推荐者 美国院士5年前开始推荐她

2015年10月7日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从不公布谁是推荐人,但新华社记者5日在采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科学家的过程中,意外得知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而且这位知名疟疾研究专家从2010年就开始年年向评委会推荐屠呦呦。

米勒同一实验室同事、屠呦呦诺奖另一名推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苏新专讲诉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2007年,我们到上海去开一个疟疾与传染媒介会议,会上米勒就问在场的人,谁知道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苏新专 对新华社记者说,“米勒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有一天,我们在吃中午饭时聊天,就说这个事件确实很重要,应该去提个什么奖。我当时就跟他说,可以考虑提一下诺 贝尔奖。他说,可以。”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勒每年都从诺贝尔奖评委会收到推荐表格。但推谁呢?作为懂中文的华人科学家,苏新专的任务就是帮他找到可以推荐的人选。苏 新专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的疟疾临床研究工作比较熟悉,从屠呦呦那里获得当年“523”计划的一些资料,又到北京见了一些“523”计划参与者,最 终决定就推屠呦呦。

“2010年,我们推荐了诺贝尔奖后,又推荐了拉斯克奖,诺贝尔奖没有消息,但拉斯克奖很快就有回应,表示很感兴趣,马上有人过来(了解情况),他们 有个临床奖,我们推荐了她和李国桥,”苏新专说。拉斯克奖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的说法,2011年屠呦呦获奖后,曾引起国内轰动。

同时让屠呦呦广为人知的是,是米勒和苏新专为配合拉斯克奖写的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这篇文章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

“这篇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家(西方人以前)都不怎么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文章是跟拉斯克奖配合的,拉斯克奖是生物学界里很重要的奖项,《细胞》杂志的影响力非常大,连在一起就引起了关注,”他说。

现在,在维基百科有关屠呦呦的介绍里,第一个引用的就是米勒和苏新专的介绍性文章。

米勒是苏新专实验室以前的老板,现在已经退了下来,但仍在做研究。苏新专说,米勒人在欧洲,几个月前评委会还让米勒写过屠呦呦的专家报告,这个报告是他帮助组织、撰写的。

记者给米勒发去采访电子邮件,但没有回应。但苏新专说,米勒对推荐屠呦呦“非常热心”,年年推,主要是他在推。

屠呦呦获奖,在国内存在一定争议。苏新专说,他也是2011年去北京后,才听说屠呦呦跟一些人闹了很大意见,屠呦呦也对他证实了确有矛盾存在。“所以任何人跟她要(证明发明人的)资料,她也不给。她为什么给我们,可能是觉得我们没有利益关系”。

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中,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苏新专对新华社记者解释,他们认为屠呦呦名至实归,有5大原因:

第一,“523计划”始于1967年,当时屠呦呦并没有参与进来,但从1971年在广东开会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屠呦呦后 来加入进来,并于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东晋人葛洪的著作早就提到青蒿的抗疟作用,但带到项目里面来,是她(屠呦 呦),是她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

第二,在1972年的会议上,屠呦呦也报告,当时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而葛洪著作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要用冷水 泡,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点78摄氏度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摄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温度也是 她第一个解决。

第三,1972年8月,屠呦呦带领一个团队到海南做临床试验,包括她和几个同事首先在自己身上试药,证明了没有太大毒性。她们总共做了30例,基本都有效。所以她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第四,国内有个争论,就是中药所的提取成分没有其他机构好,确实是这样,但其他机构的提取方法是根据屠呦呦提供的材料改进的。无可否认,屠呦呦参与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第五,她是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青蒿素是脂溶性药物,水溶性不好。水溶性不好,药性就不好。而提高水溶性,服用后就比较容易吸收。双氢青蒿素吸收性能就比较好。

苏新专说:“这些证据我都有严实的523的材料作证,都是原始资料。”

还有其他一些佐证,比如,得奖时,屠呦呦的单位排名总在最前面,卫生部把青蒿素发明的证书给她们所。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到北京开一个会,在会上 用英语作相关报告的是屠哟哟,“这个也可以说明她的贡献与她当时的地位,为什么不选个别人呢?(记者问:英语好?)英语比她好的人有的是。”

但苏新专也强调,不能否认其他人的贡献,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贡献,确实是一个团队的贡献”。参与的人有500多人,有三四十单位,跨度10几年,“所以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贡献”。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没有选择。提名一个集体项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诺贝尔科学奖只给个人。我们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虽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贡献,比如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他说。

在采访的最后,苏新专说:“不容否认,这个项目有很多人的贡献。如果有可能推荐集体奖,那(我们)肯定是这样做。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我们跟谁都不认识。我们要尊重事实。”

来源:综合环球人物 新华国际

流程编辑:孙昱杰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02-2018 U体育 版权所有 标签

[xuanzang: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