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迎来尾声。对互联网金融圈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年。P2P、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等细分领域均迎来不小的“地震”。
回顾这一年,互金行业以强监管、大出清为基调。“备案”成为P2P行业最重要的事。2018年上半年,新增P2P数量有所下降,同时在6月开始掀起了一轮大规模的爆雷潮。诸多P2P企业不得不加快上市步伐以求生存。
P2P遭遇低谷,持牌消费金融逆势崛起。此外,在第三方支付方面,监管“断直连”、“备付金统一管理”等更是规范支付行业格局的重要举措。
独角金融特设此文,盘点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大事件,纪念这不平凡的一年。
P2P雷潮
2018年6月开始,互金圈就进入了“爆雷”季节,几乎每天都有多家P2P平台出局,而一些投资者甚至连踩多雷,倾家荡产。行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恐慌情绪与日俱增,各种消息充斥网络,真假难辨。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重点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1082家,较2018年初下降43%。2018年新增问题平台数848家,较2017年增加了42.76%,每个月新增问题平台数平均达到70家。
善林金融算是最早出事的一家。2018年4月9日,善林金融实制人周伯云向警方自首,据警方调查,涉案金额达600余亿元,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中8人已经被执行逮捕。
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得投资人措手不及,自此,P2P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雷潮。无论是国资、上市公司的强大背景,还是看似运营一直良好的平台,也都毫无征兆地说再见。
草根投资最富戏剧性。7月31日,投资人、警方聚集在草根投资办公现场,平台显示暴雷迹象。但没过多久,其法人代表金忠栲公开“忽悠”大家平台不清盘,核心企业展期三个月。三个月后,金忠栲却跑去自首,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
在出事的平台中,一部分是因为涉及关联利益输送,投资标的造假等情况,违规使用投资资金。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行业爆雷,投资人失去信心发生挤兑,平台承担不住而选择退出。但无论是什么情况,2018年的这一次爆雷潮,让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求告无门,也将“P2P”这一模式推向了悬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P2P”想要重整旗鼓,或许只能等备案了。
备案延期
2017年12月初,《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发布,按照“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的原则,对网贷机构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监管一声令下,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备案成为悬在网贷机构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备案与否决定了网贷机构能否长久经营,监管设定的这一门槛,成为网贷平台2018年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但是,2018年原定的备案工作延期了。7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潘功胜指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8月,《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发布,检查工作将按照机构自查、自律检查和行政核查的步骤开展。配套下发的还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108条问题清单成为了合规检查的重要标准。
截至目前,大部分平台都已提交了自查报告,有些平台进展比较快,已经完成了行政核查。其他部分省市正在进行现场检查。
备案延期是2018年P2P的归宿,来年,P2P行业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
尽管经历了爆雷潮,以及备案延期等打击,还是没有抵挡住互金平台上市的热情。继2017年掀起的第一波赴海外上市潮后,2018年再次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上市之年,并从9月份开始呈现出加速态势。
据统计,2018年共有12家金融科技公司上市,包括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第三方支付等多个行业。另有5家已在年内提交IPO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数量超过了此前三年的10家总和。互金企业不断放出上市信号,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一些行业的头部平台如团贷网也宣布拟将赴香港上市。
行业内部人士分析称,对于互金企业来说,上市是合规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寻求未来突破的新起点,有利于提振经历低谷的行业信心,可以帮助互金公司渡过来自基本面和监管的双重寒冬。
深冬飘雪时节,网贷行业一半冰水,一半火焰。
消费金融崛起
在网贷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消费金融公司的生意似乎不错,2018年有十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闷声补血。
2018年1月12日,招联消费金融完成首次增资,揭开了消费金融公司增资的序幕。独角金融不完全统计,在已开业的23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中,近半数机构增资的金额(包括拟增资金额)达118亿元。
除了招联消费金融外,五八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以及哈银消费金融完成增资,另有中银消费金融拟增资35亿元。
消费金融牌照分量越来越重,增加注册资本一能弥补资本金不足,降低杠杆率,防控风险,二能够发挥牌照优势,尽快抢占市场,做大做强。因为,占据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公司也瞄准了消费金融市场。
2018年,滴滴、今日头条分别上线“滴水贷”、“放心借”的消费金融产品试水。360金融上线“360分期”,通过分期电商入局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百家争鸣,商业银行、持牌消金机构、互联网巨头和分期电商平台聚集,2019年,还有哪些新玩家会入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方支付规范
2018年,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两大重磅变化。根据《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文,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这意味着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切断,由网联平台处理第三方支付的交易,即“断直连”。截至12月,已有中信银行、光大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发布公告,完成了“断直连”。
在规范了支付业务交易的处理流程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推进备付金的统一管理。
上述通知要求,支付机构能够依托银联和网联清算平台实现收、付款等相关业务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开立在备付金银行的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规定可以保留的账户除外。
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2017年年底,79家机构估算了备付金集中交存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这79家机构累计缴存客户备付金119.96亿元,影响2017年利润总额约1.97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百亿备付金统一管理后,现有支付行业的格局将被打破,“躺赚”时代结束。
租房贷引发关注
“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暴雷更厉害。”前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话音刚落,杭州、上海接连有租房“租房贷”平台暴雷。
8月17日,胡景晖在电话会上炮轰长租公寓哄抬租金价格,“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
不久后,杭州长租公寓运营方,杭州鼎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目前已经被安排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董事长魏永锋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时,表示盲目扩张也是导致破产的原因之一。
长租公寓为了扩张,需要资金,如果挪用“租金贷”,就代表着埋下了“暴雷”种子。
“租金贷”模式引起了多地的重视,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明确融资资金使用以及“租金贷”的放款周期匹配等问题。浙江省出台《关于促进长租公寓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还要求从事住房房源委托出租业务的长租公寓企业不得自行开办租金贷等金融业务。
“租金贷”迎来强监管,长租公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何去何从?
2019之门已经打开,你对未来有哪些期许?在留言区大声说出来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