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国家发展刚刚起步,物资比较短缺,所有东西都凭票供应。买米要粮票,吃糖要糖票,吸烟要烟票,喝酒要酒票,就买火柴,也要火柴票。粮票自然是所有票里最重要,因为它关乎吃饭问题,有了它才可以填饱肚子。我家40年的故事,就要从一张粮票说起。
讲述人:杨皋,男,81岁,退休职工;
记录人:刘运飞,男,47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讲述人的二女婿。
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县城只有一家饭店,名叫国营饭店。店里的包子最是好吃的,包包子的大嫂练就了一双巧手,包的包子皮薄馅多。一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出锅,面皮又薄又透,趁着热乎劲一口下去,橙红的辣椒油伴着浓香的汤汁融化在口中,那叫一个香。虽然1个包子才卖1两粮票加5分钱,但舍得去吃的人却寥寥无几。花钱是一方面,主要买包子还需要粮票。那时的粮票都是按人头供应,我家7口人,每月只有72斤粮,常常吃不到月半就光了,哪里还舍得花粮票去买包子。
每个月最头痛的事莫过于买粮。全县的粮食供应都在县粮食局,无论天晴下雨,还是酷暑严寒,粮食局门外排队买粮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我家孩子多,每次要排队都是几个娃轮流换班,有时一排就是一整天。冬天天气冷,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时碰上下雨,孩子头发和裤子都淋得湿透。孩子们都觉得排队是苦件差事,总是大的推小的,小的推幼的。买完粮食后,工作人员就会在粮本里撕走相应额度的粮票。每次买完粮,看到工作人员“潇洒一撕”,我心里就想:哎,粮票要是能多供应点就好了。
讲述人家里珍藏的粮票。图片为讲述人提供
粮食局主要有三种粮供应:大米、包谷和面粉。大米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最先卖空。可谁家买回去也不蒸上一锅纯白米饭,都得垫上大半锅红薯或南瓜,上面只浅浅地铺上一层大米,俗话说“瓜菜半年粮”,目的是为了抗饿。
为了改善家里的饮食结构,妻子也是想着法儿做些“新鲜饭”。所有饭里数“面面干饭”最受一家老小的欢迎。妻子先将苞谷(玉米)用石磨碾成米粒大小,再用冷水泡发2-3小时,开水煮到八成熟,捞起滤干。掺上大米,搅拌均匀,上锅蒸熟。有时若锅里放点油,加点葱花姜末,爆香炒制,出锅时别提多香了。
1985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这一举措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米袋子”“菜篮子”逐渐丰盛起来。到了1992年,国家取消了计划供应粮,实行议价供应,粮票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如今,从箱子里找出尘封已久的粮本和粮票,让人倍感亲切,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感慨瞬间涌上心头。40年过去了,市场繁荣了,经济振兴了,国家富强了。如今,想买什么都买得到。晚辈在外地工作,前不久,给我买了一些小吃寄给我,说是网上买的。有武汉的“周黑鸭”、孝感的麻糖、新疆的大枣、天津的大麻花、北京的绿豆糕,家里摆列得就像一个副食店。虽然我牙齿掉了,胃口也差了,可一小块零食嚼在嘴里,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每次孩子们回家,都嘱咐我要多吃绿色食品:肉要吃土猪肉、鸡要吃土鸡、蛋要土鸡蛋,连吃菜要要吃农家肥种植的。我们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啊,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可珍惜粮食的习惯我一直没有改变,有时桌上掉了米饭,我会捡起来吃。孩子们总说“不讲卫生”,但我心里总觉得“粒粒皆辛苦”,如今生活富裕了,可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
父亲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困扰了他大半生。如今条件好了,有吃有穿了,但父亲老了,母亲也于去年离开了我们。这些粮票是父母节俭生活的见证,也是迈向新生活的开端。虽然家里的日子逐渐红火,但我们家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家风。有时我也会让女儿看看这些粮票,给她讲姥姥姥爷过去的故事,让她要学会感恩,要将这段岁月铭记心中。(十堰文明网供稿)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中国文明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