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今年最后一次出差,是参加华为「AI生活 享品质」媒体品鉴会,华为消费者业务CMO朱勇刚在会上首次正式公布华为的AIoT战略。这为2018年整个产业从IoT到AIoT的转型,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如果非要对物联网(IoT)有所总结,可能写一本书都有余,就技术和市场景象来看:巨头押注、由点及面、基础初成、场景化起步,整体来看仍是乱中有进。
雷锋网今年也特别追踪了整个IoT行业,并分领域、分技术对整个IoT产业中大佬进行了走访,对整个行业不同侧面进行了跟踪挖掘,并略有感触,年终之际,在此分享。
在用户体验至上的年代,为方便大家阅读,先将全文提纲在此奉上:
企业篇:
巨头公司战略重心变动:押注AIoT
阿里、小米、京东们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技术篇:
智能语音由重点转刚需
互联互通仍是痛点,但已在路上
企业篇
巨头公司战略重心变动:押注AIoT
2018年,对于IoT而言,改变之一就是更多地“被”AI化,被整个产业AI化,被巨头公司的大佬们AI化。
3月28日,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阿里不仅仅把物联网看做是「连接」,而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能够跟AI、计算能力进行打通,通向一个未来的「智联网」(AIoT)。同时,IoT也成为了阿里的第五个主赛道。
4月,据相关媒体报道,百度与硬蛋签订AIoT领域框架合作协议,百度作为AI端,硬蛋作为IoT硬件端,将吸纳20~30家方案商,双方共同筛选一些合作伙伴。同时,无论是在7月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还是在12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从百度展示的内容和李彦宏的演讲中,都可以看到,在AIoT方面,百度将更多力量放到了「自动驾驶」上。
5月23日,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在大会上称,腾讯今年提出了「一三五七」的定位,并布局「人联网」、「物联网」、「智联网」三张网。其中,智联网是指腾讯的超级大脑。据雷锋网了解,超级大脑是腾讯云联合联合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微信AI团队、机器人实验室、量子实验室等共同推出的产物,腾讯官方也表示,超级大脑将智能连接云、边、端与行业,推动所有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11月28日,小米开发者大会从第一届的「小米IoT开发者大会」转变为「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在大会上,雷军认为,“在未来3-5年内,每一个设备都将带AIoT控制模块。”并表示,“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而且未来5年、10年不会动摇。”
12月26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MO朱勇刚在会上首次正式公布华为的AIoT战略。主要介绍了华为针对AI和IoT布局的HiAI、HiLink两大平台,以及华为在智能家居方面今年的全新品牌华为智选。
由此可见,对于巨头公司而言,2018年的IoT是转型的一年,转型到AIoT。这意味着除去连接,更多人性化的功能将被挖掘出来,也因此,巨头公司的布局不只停留在PPT上,具体公司业务倾向、甚至公司架构也发生了转变和升级。
阿里、小米、京东们的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阿里的商业帝国,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正如前文所言,胡晓明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宣布,IoT正式成为阿里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后的第五个主赛道。
随后,在9月20日的阿里云栖大会·杭州峰会上,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库伟解读,阿里现在在IoT主要布局智能人居、智能城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方面,同时会加强边缘侧布局,在边缘侧与英特尔合作。
我们认为从物联网到智联网,中间一定要让计算无处不在,让计算能力能够流动起来,不管是在云端、边缘端,还是在设备端计算,都要能够无缝流动起来,所以构建了云边端一体化物联网体系。
另外,在11月26日阿里组织架构调整中,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张勇在公开信中表示:“阿里云智能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的延伸和发展,过去几年在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将全面和阿里云相结合。”
2018年,All in是产业界的一个流行词,从战略导向到产业合作,再到架构调整,均可见阿里在IoT上的All in。此前,在接受雷锋网专访时,阿里云IoT市场总监王云词表示,阿里云IoT未来将会沿着平台和生态两端继续完善布局(详见雷锋网此前专访报道《IoT:阿里的第五赛道》)。
相较而言,雷军今年在多个场合强调了AIoT的概念,同时,小米在AIoT方面的布局也更为直接。
5月3日,在小米公司准备上市时,将IoT业务作为小米的四大业务之一写入招股书;9月15日,小米组织架构调整,成立十个新业务部,其中IoT平台部首次成为小米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营。
在架构调整后,雷锋网拜访了小米IoT平台部高级产品总监彭川,小米IoT部门是一个技术平台性团队,先后成立了IoT平台技术研发中心、云服务研发中心、大数据研发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在内部与AI团队紧密配合,希望未来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台并提供更多智能新品。
具体到业务能力上,在小米Q3财报中,IoT业务与生活消费品第三季度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9.8%,占小米Q3总营收的21.2%。由此也可见,在投入占比不断加大的同时,营收占比也给了小米应有的惊喜。
在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上,雷军再次强调,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而且未来5年、10年不会动摇。
网评盛传的一个说法是,如果雷军大力押注AIoT,这一注也可能让雷军成为世界首富。当然,这样的说法有噱头之嫌,但是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小米在AIoT上的投入有目共睹。而这样在战略层面的强力入局,也可能会出现继小米生态链之后的又一硕果(具体小米IoT解读详见雷锋网此前专访报道《为什么做IoT当学小米》)。
京东今年缺席了很多重要场合,但是在AIoT转型升级上,并没有缺席。
12月4日,京东IoT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京东升级后的IoT战略首次展现。此次发布会重点发布了京东在C端的全新子品牌京鱼座,京东IoT事业部总经理周炯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京鱼座面向C端,布局整个入口级产品,而小京鱼智能平台被定义为一套软硬一体的AIoT解决方案。
此次的京鱼座品牌用以替代原有的Alpha,并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将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智能服务平台整合,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具体京东的AIoT品牌升级见雷锋网此前报道《京东有了京鱼座》)。
华为的AIoT战略虽然对外宣布较晚,但是布局其实并不算晚。
12月26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MO朱勇刚在会上首次正式公布华为的AIoT战略。主要介绍了华为针对AI和IoT布局的HiAI、HiLink两大平台,以及华为在智能家居方面今年的全新品牌华为智选。
HiAI现在主要在做两方面使能:使能AIoT连接,连接物、家和车;使能全行业AIoT生态,包括现在诸多智能家居产品。
在HiLink方面,华为布局「云—边—端—芯」。在芯片侧,预计明年会提供低功耗IoT芯片;在端侧可以提供IoT模块、LiteoOS系统;在边缘侧有路由器、网关等;在云端,华为IoT平台已经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华为智选,则是华为针对智能家居的一个IoT生态品牌,其中囊括各类家电厂商和硬件厂商,此前也已发布诸多生态产品。
2018年,巨头企业押注AIoT已成大局,而其实,IoT无论是概念,还是技术,发展至今已有近十年。雷锋网认为,之所以没有更早选择下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船大不好掉头”,巨头企业在选择战略方向上一般都会十分谨慎;
第二,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成熟度尚且不够,产业对技术的兼容能力和掌控能力也还不够成熟,甚至部分IoT产品能力还无法商业化,而AI的初步赋能,为更多产品商业化提供了可能;
第三,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对IoT产品仍在尝鲜阶段,大部分智能单品仍不智能,仍是玩具。而随着产业化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贴近用户的产品的阶段性普及,也让用户对IoT产品接受度不断提升。
那么,2018年,在技术领域发展如何?接下来雷锋网从「智能语音」和「互联互通」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能力方面进行剖析。
技术篇
智能语音由重点转刚需
从技术方面来看,2018年,智能语音是重点。当然,智能语音也不是今年才成为重点的,不过今年要比去年更“重”。
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智能音箱为例,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Q3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同比增长197%,达到2270万台,排名前五的是:亚马逊、谷歌、阿里、百度、小米。
而从入局公司来看,国内巨头公司中,阿里、百度、小米是较早入局的一批,当然,没能上榜的京东的智能音箱其实起步更早。此外,腾讯和华为也分别在今年4月和8月分别发布了各自首款智能音箱。
至此,2018年,在智能音箱这一战场,国内巨头已经All in。
由于有了巨头厂商的入局和竞争,甚至部分巨头厂商采用价格补贴方式来开拓市场,这使得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前文也有提到,2018年Q3仅一个季度的市场出货量高达2270万台。这样的销量,一方面带来了对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的成效;另一方面,对于研发厂商,另一个潜在的收益是可以收集大量数据。
雷锋网认为,数据量的增加,意味着可以训练出更好的数据模型,而更好的数据模型意味着更好的语音系统,更好的语音系统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进而也加快了技术推进和设备普及,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除BATJ外,国内还有以科大讯飞为首的以语音技术研发为专长的公司。也是在今年,科大讯飞将自己语音技术能力开放,并围绕自己在语音方面的核心技术,组建起智能家居生态。
现在智能语音的精准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智能音箱已经能够脱下「智障」的帽子,在一些简单场景下,也可以实现基本的语音交互。
值此之际,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家庭领域总经理闪罡认为,现在大家说智能音箱是一个热卖阶段,其实是一个热送的阶段。热送阶段将可能在明年截止。
之所以在今年,此前未曾入局智能音箱的大玩家也相机入局,雷锋网认为,更重要还是各大玩家看到了,随着智能语音系统的精准度越来越高,用户接受度越来越高,智能语音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届时,智能语音也会由「重点(技术)」转为「刚需(技术)」,这就使得「占坑位」变得很有必要。
另外,只从智能音箱硬件方面来看,今年还有两大趋势:
带屏智能音箱成为潮流;智能助手互通成为潮流(例如,小米的小爱同学和华为的小艺已经可以召唤微软小冰)。当然,这两种玩法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现在说成熟还为时尚早,但仍不失为两种比较新颖的玩法。
互联互通仍是痛点,但已在路上
谈到IoT,最基本的就是互联互通。但是,不得不说,至今,互联互通仍是个问题。
雷锋网今年走访的无论是平台厂商,还是硬件厂商,无论是巨头厂商,还是中小型企业,互联互通无不是他们认为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类似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大家看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和安卓,正因自己掌握底层协议,得以独得恩宠。因而,在IoT整个行业成熟之前,协议之争也就成了必然。拿到了协议,能够让整个生态用自己的协议,也就意味着自己是王,是智能手机时代苹果or安卓。
当然,问题的存在,带来了解决问题的需求,「解决问题的需求」还有另一种说法叫作「商机」。
现在看来,产业中已经有相关摸索和尝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阿里的ICA联盟,华为的方舟实验室,虽然在定位上略有差异,但却都是为了解决IoT互联互通这一问题;京东在寻求从平台侧与其他厂商实现打通,目前已经与华为的HiLink平台实现互通;中小型平台或企业也在建立细分领域的生态系统,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地产生态,实现生态内的协议上的打通;以及,现在通用的在云端实现互联互通(云端互通存在一定缺陷,这里暂不展开讲)。综合来看,互联互通仍是现在IoT领域的一个痛点,但是已经有相关摸索和尝试还是好的。
雷锋网小结
2018这一年,从行业来看,巨头纷纷押注AIoT,整个产业很是忙碌;从技术来看,智能语音受热捧,「互联互通」问题开始有更进一步探索,其他诸如产品设计问题、用户体验等问题,也都在不断修正、不断改善。总体来看,仍是「乱中有进」的一年。
2018年只剩最后几天,IoT产业在这一年里经历了万千恩宠,这一年也足以称得上是AIoT元年。当然,2019年,又将是AIoT的战场,是整个产业All in AIoT之后的又一个腥风血雨的新起点。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