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07:2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沈晶晶 孟琳 县委报道组 张泽民
人到中年,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宋高村村民何文田突然觉得生活有了更多盼头。这得益于今年县里推出的“十百千万”帮扶低收入农户行动,通过村两委牵线搭桥,他加入任远家庭农场,种上了大棚蔬菜,不到一年,就增收了五六万元。
12月25日,在长兴县中医院实习的女儿何明莹难得回家,何文田家中午的餐桌上,除了自己种的蔬菜、刚从塘里打上的鲜鱼,还多了几只蒸得红彤彤的螃蟹。“以前只能看看,现在也能尝尝鲜了!”老何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
衬托当下幸福的,是过往的贫穷。一本账本清晰记录着何家人的生活:老何是“土厨师”,逢年节假日、红事白事到村民家烧酒席,一年两万多元收入;妻子熊桂珍体弱多病,在家赋闲,每年光药费、手术费就需1万余元;女儿在县卫校上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年2.5万元;亲戚多往来多,每年日常开销和“份子钱”要3万多元……缺少稳定职业,底子薄弱、入不敷出,老何家也成了宋高村典型的低收入农户。“2006年建房,盖完一层就没钱了,到现在也没修起来。”何文田说。
老何家的困境所指向的,正是我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今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迈向减缓相对贫困新阶段,着力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为载体,精准扶持低收入农户创业增收,共享发展成果。
按照这一要求,在工业大县长兴,一项名为“十百千万”(依托十大特色产业,发动百家以上农合联会员单位,结对帮扶千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实现户人均年收入持续增收万元以上)的帮扶低收入农户行动出炉。“根据每个村的资源、产业情况等进行项目选择,始终把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增收能力作为核心。”长兴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乡镇从年初开始排摸,选择313家农合联会员单位与1500余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扶持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电商等13个特色产业。
何文田家成了宋高村6户帮扶对象之一。任远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守伟免费为他提供2个大棚、3亩地,用于种植蔬菜。“光会种稻子,没种过菜,刚开始真没信心。”何文田告诉我们,那会儿,村干部经常上门鼓励,李守伟手把手指导,种子、育苗、销售都由农场负责,自己便慢慢放开了胆子,“谁的幸福不是干出来的!”
3月种下线椒,5月底收成上万公斤。10月初种下莴笋和包心菜,12月中旬开始收割,预计能有9000多公斤产量。何文田手脚勤快,除了管理自己的大棚,一有空闲夫妻俩就到农场帮忙,一天也有120元工资。
小小的大棚,给老何带来机遇,也改变着许多低收入农户的生活面貌。截至11月底,长兴县17个乡镇(街道、园区)实际帮扶低收入农户1525户、3825人,实现助农增收总额3299.8万元,户均增收2.16万元。
看得见的效益,更激发了人们发展的热情与自信。眼下,老何在村里承包了20亩土地,刚在农场结算的1万多元工资,也全部买了肥料,准备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暮色四合,车驶离宋高村,进入长兴县境内的318国道,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小屋与一个个现代化农业基地逐渐在视野里远去。在这份宁静之下,我们清晰地知道:透明的大棚中,蔬菜瓜果正生机盎然,水漾田地间,增收活力正旺盛生长,低收入农户的美好生活可期可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