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作者:言车有徐V
我们都知道,汽车的变速箱是车子最为重要的三大件之一。发展到今日,我们的中国品牌已经能够设计优秀的造型,调校出有质感的地盘,甚至造出不错的发动机。唯独在变速箱这个环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品牌的短板。
近日,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了揭牌奠基活动。新工厂建成后将达到40万台/年的生产能力。其中主力的6AT自动变速箱预计在2020年实现量产。广汽和爱信成立变速箱合资公司,这是否是中国品牌高品质变速箱缺失的大环境下的一次曲线救国呢?
自己研发自动挡,经历了这些过程
变速箱的开发到底有多难,这不仅需要钱来堆,更需要调校的经验。中国品牌们堆钱这个很容易,但是要说到经验,这个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2000年附近,那时候的中国车呈现出的是从无到有,百花齐放的态势。在那个阶段的中国车,说好听点叫逆向开发,说不好听点就叫模仿抄袭了。像吉利当年的豪情,就是逆向了夏利,再从各种渠道找来丰田的小批量8A发动机。
就这样发展了一段时间,艰难的起步过后,中国品牌们发现变速箱才是最棘手的那个问题。底盘可以逆向,发动机也可以逆向,前面两个都不困难,唯独自动变速箱的逆向是很费时费力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即便是逆向出来,我们在变速箱匹配标定调校领域还是一张白纸,光有硬件是不行的,我们在软件上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因为技术门槛较低,奇瑞选择了自行研发CVT变速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歹还是装车量产了。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奇瑞的初代CVT传动效率很一般,但是放在当年,这就是从无到有的巨大跨越了。
而吉利呢,他们选择收购了澳大利亚的DSI变速箱公司,这样子传统的6AT变速箱就能在他们旗下的车型中装车了。DSI的6AT变速箱在那时候还是给了我们一些惊喜的,至少换挡质量还算不错,动力表现扎实有力,也算得上是在合格线以上的变速箱了。
再后头,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兴起简直给了中国品牌们无尽的幻想。首先是有大众集团在华全力推广双离合,中国品牌们省了很多“教育用户”的资金和精力。最重要的是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技术门槛不高,没有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它的结构反而跟传统手动变速箱相似。
但是双离合器变速箱,非常吃调校水平。同样的一副变速箱,如果让经验丰富的厂商来标定,驾驶质感可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中国品牌,不得不说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市面上搭载双离合器变速箱的中国品牌车型,它们各自的驾驶体验其实是良莠不齐的。
找外头来帮忙,有优势也有劣势
除了自己开发变速箱,这还有一条路肯定是找外人来帮忙了。在这方面,长安和传祺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厂商。
长安最早开始用日本爱信的4AT变速箱,搭载在逸动和CS35身上。不得不说,这台变速箱的表现是相当优秀的。开起来的话,它能够比较清晰地领略到驾驶者的意图,换挡的过程也是很平顺的。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档位数只有4个,日常驾驶发动机需要保持较高的转速,声音有点大,油耗也不低。
从CS75开始,长安用上了爱信的6AT变速箱。随着这台爱信6AT的就位,长安CS75一上市就成为了国产紧凑型SUV最炙手可热的车型。从驾驶的角度来看,这台爱信的6AT变速箱几乎挑不出毛病,换挡极其平顺,降档反应也中规中矩,而且6个前进挡,能够压低转速,这意味着CS75有了更高级的行驶品质。必须要承认,爱信的6AT就是一剂良药。
同样是爱信的6AT,也同样在广汽传祺GS8身上搭载。这台七座的中型SUV是当年这个细分市场销量最好的车型,它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均衡,变速箱几乎没有存在感,这可能是对一台自动变速器最大的褒奖了吧。
既然要用别人家的好东西,那自然是要受制于人了。当年长安CS75在上市后没多久出现了加价排队买车的情况,虽然官方是不可能表态这是受制于爱信的产能,但这所谓的阴谋论并不是个例。广汽传祺GS8同样是陷入了产能问题,很多车主定了车却提不到车子,原因是GS8的产能跟不上需求。我们不能打包票说这一定是爱信在从中作梗,但退一万步说,假设这是自家的变速箱,万一遇到需求旺盛的情况,是不是产能的安排能够更加灵活合理呢。
小编语
广汽和爱信的变速箱工厂,这是很好的一步棋。第一点是广汽能够更深入的参与到变速箱的生产,也能够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能,不至于出现当时GS8那样子市场需求爆棚,而爱信那边却还是按照计划一点不着急地供货。
第二也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将来的电气化时代,电动车仅用一个单速变速箱就能解决问题,汽车的变速箱并不再是一个必需品了。广汽选择和爱信合作就显得很聪明了,这是最高效的做法。如果我们的中国品牌还是高举高打地投入自动变速箱的研发,这似乎是一个不太能够回本的决定。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