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2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新华体育记者2018年底在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做了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调研,以下是记者在上海对阿里体育创始人、时任阿里体育首席执行官张大钟的访谈实录。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阿里体育虽然创办才三年,但是在体育圈里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明星企业。您觉得阿里体育是怎么借助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东风”?
张大钟(以下简称“张”):阿里体育的确是个非常年轻的企业,但是企业的互联网基因使得我们在发展上走出了与传统体育企业发展路径有些不同的路子。我们把自己首先定位为互联网平台,然后是运动大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为消费者服务,更为体育服务。
谈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作为企业要有判断力和定力。中超版权卖出80亿后,产业界人士感觉大环境的春天来了,只要投入就有回报,比着谁更有钱去投,产生了泡沫。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很难。事实证明不少资本投入是扭曲的,给行业反而带来了伤害。我们庆幸的是,我们没有买过一个俱乐部,但是对体育产业的投资也一直在考虑。阿里体育要做一个平台,中国体育竞技的基础平台,这需要数字和科技的积累,未来7到10年就会见到功效。短期也许功效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见到成效,我们对此有信心。
记:那阿里体育独特的竞争力是什么?
张:数字手段吧!我们通过科技大数据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再通过智能化场馆和终端配合等方式运营。一方面提高了体育产业的能级,另一方面更好地服务了消费者,拉动体育消费。阿里巴巴作为商业消费平台,在促进运动消费上做了很多工作。
运动银行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其中核心是运动大数据,对接的是运动者的消费,运动数据加商家的消费相结合,提供各种服务。产品就是我们的平台,未来是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服务的,背后是阿里云,我们能够完整提供这些服务。媒体和线上流量直接转化为商业平台的消费,事实证明是几乎不可能的。阿里试图找一个桥接器,于是运动银行出现了。通过运动银行,卡币实现了线上流量、线下运动以及商务营销购买的联通。
另一方面,体育这个东西不能完全在天上,还是要落地,但现在的场馆设施供给是严重不足的。很多场馆虽然运营但还是亏损,因为利用率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我们通过科技大数据与智能手段匹配,把场馆与消费者更好地联系起来,从中挖掘出很多东西来,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
记:体育产业虽然是一个商业化的概念,但体育本身有“育”这样非常公益的概念,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平衡?
张:我认为体育发展是一个马拉松,既需要时间积累,又是跟教育相关,不能急功近利。现在有些国际体育组织和协会,他们不知道如何为大众服务,因为他们更多的是接触地方协会和职业运动员,他们不了解更广大的群众体育需求。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他们很难接触到普通大众,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
我和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聊过,他很认同我的想法。运动应该是科学,运动是为了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国际体育组织不仅服务专业运动员,更要服务运动爱好者。阿里体育认为,人人都是运动家,我们不培养运动员,但我们培养运动家——那种热衷参与运动,有运动家品格,通过运动来塑造身体、心理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士。
运动是有一点自我对抗的,需要不断激励。阿里体育就是希望把运动要面对的其他痛点解决,让运动变成一个简单的事情,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要求来变成一种带有乐趣的事情。简单才能快乐,所以我们要把运动门槛降低,把一系列的运动行为变得简单,以互联网为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
记:您认为现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要越过的瓶颈是什么?
张:要有创造力。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运动数据。我不认为搞一个比赛,买一个版权就是基础。要发展中国自身的体育运动产业和IP,要学会创造东西,只买不创造,是走不远的。阿里体育的一个核心要求就是一定要创造。从电竞第三方赛事WESG到我们跟大体协长期合作的青少年体育运动,都是这样,也都主打青春牌。假以时日,我们把青少年体育做起来,一旦形成规模,体育产业的消费和服务自然就会在运动平台上成长起来。让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我们要把为人服务的事情做细做好。
记:阿里体育发展的前三年,恰好也是中国体育产业风起云涌的三年,您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张:这三年阿里体育还在起步成长阶段,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一点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比较矜持,对诱惑有抵抗力。当然,压力也很大。因为体育有自身的规律,不可能一夜暴富,只有扎扎实实把基础打好,才有可能做成长线,才会有大收获。这些年看到市场里起起伏伏的案例太多,所以我们有自己的定力。不少人找阿里来投资、合作,有些我们都婉拒了,我们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有自己的判断,我们没有被资本的大浪裹挟,也比较清醒,资金有效地投入到了全民健身的平台建设上,投入在科技创新方面。
编辑:吴俊宽
签发:徐征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